首页 / 历史军事 / 篡改六国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四十九章 明争暗斗(1 / 2)

作品:《篡改六国

瞬间,赵学就明白了一切,廉颇这句话让赵学茅塞顿开。

赵学被升为稗将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大家都服气,因为以赵学的功绩提升为将确实够资格,何况他刚刚十六岁,慢慢熬资历的话日后一定不会比廉颇低下,想要封君也是早晚的事情。廉符也是如此,虽然他没有赵学那么光彩夺目,但是毕竟在保卫邯郸的时候也立下了汗马功劳,升为都尉也是正常的事情。

“因为郑安平有兵……”廉颇的这句话一直回荡在赵学的脑子里,他不知道该怎样来回答,尽管自己已经明白了一切。

郑安平的那五万人马,基本上可以说没什么损失,当时赵学的人再多也不可能将这五万人都杀死,所以最后郑安平是带着这五万人来投降的。

“平原君需要他的兵?”赵学问。

“显而易见。”廉颇点点头,然后又道:“邯郸的守军虽然大获全胜,但是十万人里现在也只剩下六万多,可是郑安平带来的降兵就有五万,如果你是平原君,你会不会把他拉拢成为自己的人。既然让他成为自己的人,那么直接封君就好了,而且还要告诉他是平原君封的,这样一来,郑安平就会成为平原君的心腹了。”

“为何,为何您要对我说这样的话……”赵学不解了,他虽然现在已经明白了郑安平能封君的原因,但是廉颇为什么要对自己说出这样的话,按照廉颇的习惯来说,他一向都不会热衷于这种斗争,为什么偏偏要提醒自己呢。

“不要以为你的行为一切都很安全,公子。你的身边到处都是耳目,我廉颇的岁数大了,而且廉符一时半会也够不成威胁,所以平原君并没有把我当回事。再加上我还是会偏向平原君一些,平原君不会针对我,所以我才会将这些都告诉你。我本人并不希望你卷入到这种事情当中,因为……我老了……”廉颇说道。

其实廉颇的想法很简单,他已经看出赵学拥有极其优秀的军事才能,所以他想要培养赵学,可以说如今的赵国除了廉颇以外已经没有一个可以拿得出手的将军了,必须要培养出一个合格的接班人。

廉颇害怕赵学在这样的政治斗争当中死去,赵学的父亲当初就是这样玩完的,廉颇想要将赵学培养成今后的自己,这便是他的想法,所以才会找一个非常安静的地方来对赵学讲出这样的话,不然他还真的害怕赵学一心参与平原君与赵王的斗争。

“谢谢信平君,大恩没齿难忘。”赵学行礼,他已经读懂了廉颇的意思,原来自己所臆想的升迁路线并不真的像自己所想象的那样简单,在这里步步杀机,到处都是绵里藏针的阴谋诡计,虽然双方都有决一死战的力量,但是没有一个人会直接出手或是正面冲突,赵王和平原君都会一步一步来蚕食对方,直到将对方逼得没有办法而不得不图穷匕见为止。

别看廉颇是一个武人,可是他的心思也相当缜密,他早已经不是当年负荆请罪之前那个脑子一热就蛮干的武夫了,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练,廉颇早已经明晰宫廷内外的权力斗争,如果没有两把刷子的话,他廉颇也不可能爬到这个位置。

“公子,我父亲的话虽然不是特别中听,但是希望公子可以接受一下,公子的用兵之道,廉符深受启发,日后公子如有所发展的话,廉符一定会听命的。”廉符行礼对赵学说道。

廉符现在已经是都尉了,按级别来说他比赵学大一级,可是他依然对赵学如此礼遇,因为赵学是公子,日后的省钱速度肯定会比廉符快。廉符早就认识到这一点,也正如他父亲廉颇所说,赵学的军事才能比他要高很多,所以他才会认定今后要跟赵学混。

“廉将军抬爱了……”赵学有些不好意思,虽然他知道这一切都非常有可能发生,只不过现在就说出来实在是为时过早,此时也只不过是自己人生刚刚起步的阶段,这时候就说要投靠自己也未免太过于操之过急了。

郑安平手里的兵虽然是降兵,但是军事力量也绝对是相当可观的,所以平原君才会拉拢他,不然以他那窝囊的样子怎么可能会让平原君这样的相邦公子垂爱呢。况且,那些被俘的秦兵不一定会安分,但是只要将他们的将领搞安分了就会很好了,这支力量说不定会成为最为有生的力量。至少,平原君是这样认为的。

跟廉颇父子也没有再过多说什么,因为这样的谈话本来就是捡要点说,说完就赶紧散,不然又有什么样的耳目来打探消息就不好了。

跟二人分别之后,赵学总感觉有一双眼睛在盯着自己,之前廉颇说了,平原君肯定有耳目盯着他的,说明平原君并没有彻底相信他,虽然说现在平原君还是会选择大部分相信赵学,但是与田淑的两次见面会让平原君心存芥蒂的。

回到了自己的营地之后,黑夫和鲸蒲还有公孙善就围了上来,这二人非常生气地说道:“赵学,不对,现在还是叫公子吧。公子,你升为稗将,我们二人升为百夫长是正常的事情,我们毕竟都立功了,浴血奋战的王乙没有封赏我们也就不说什么了,凭什么郑安平那个东西能分到三城,还能获得什么狗屁武阳君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