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篡改六国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四十八章 因为他有兵(1 / 2)

作品:《篡改六国

休息了五天之后,赵学的伤势大为好转,而联军里受伤的士兵也都受到了良好的治疗,邯郸城内的士气已经达到了顶峰。

今天赵王将所有人都传到王宫大殿,毕竟打了胜仗,最后总是要做某一些方面的总结,不然的话这赵王也就太不像话了。

赵学今天领着黑夫和鲸蒲来到了大殿之上,赵王端坐在宝座上,平原君、信陵君还有春申君就坐在赵王之下,再之后便是赵国的文武百官。平原君是文官之首,廉颇又是武官之首,这些大臣们都站在二人的身后。

由于赵学是王族后裔,所以他可以站在比较靠前的位置,但由于他是军人,所以必须要站在廉颇的身后,站在他旁边的人就是廉颇的儿子廉符。

“前几日,我三国联军大胜秦贼,这是可喜可贺的事情,寡人感谢魏国的信陵君以及楚国的春申君出兵相助,赵人永生不会忘却两国相助的事情,御史!”赵王说完之后便喊了一声御史。

旋即便从文臣那里站出来了一个手拿竹简以及毛笔的官员,不过看他的穿着打扮似乎并没有多高的级别。

“御史,将魏、楚两国相援之事写进史册,让后人铭记。”赵王对御史说道。

那御史听话之后便以非常快的手速将刚刚赵王所讲的话记录了下来。在赵国,御史就是记录事件的史官,不是后来明清那种都察院的监察官员,尽管他们的称呼一样。

等到御史将这些事情都记录下来之后,赵王便说:“下面,由平原君开始宣读奖励战中功臣将士的王令,凡是立功者皆有封赏。”

众将士等待的就是这一刻,打打杀杀除了报仇以外当然还是为了加官进爵,不然还能有什么目的呢,赵学也是如此,他等待的就是这一步,自己终于要埋进人生成功的旅途了。

平原君也站了起来,随即拿出几块绢布,绢布上面写得都是各个功臣的姓名以及封赏,旋即便念起来,“廉颇之子廉符!”

听到这个声音之后廉符赶忙从队伍中站了出来,站到了中央的位置以拱手之礼说道:“廉符在。”

“廉符守城有功,击溃秦军亦有功,特将廉符从稗将提为都尉,掌兵一万。”平原君念道。

“谢王上!”廉符又是深鞠一躬。

“公子赵学出列!”平原君终于念到了赵学,此时廉符已经回来,而赵学又站到了刚刚廉符的那个位置向赵王和平原君行礼。

“公子赵学几出奇兵,有勇有谋,对秦军予以重创,但念其年少,提为稗将,掌三千兵,麾下部将部将黑夫、鲸蒲封为百夫长,每人赏三百金,再加一万金封赏赵学。”平原君这一下子便给了赵学一个很好的身份。

稗将是赵国较为低级的官职,不管邯郸保卫战当中赵学做过多少出其不意的事情,这个升职的问题依然要一步一步了,妄想一步登天是非常不可能的事情。何况现在自己的好兄弟黑夫和鲸蒲都已经有了地位,他自然也会非常高兴。

“谢王上!”赵学鞠躬行礼,虽然他知道这些功名是平原君为他争得来的,但是在大殿之上他也只能谢谢王上,毕竟这个人才是赵国名义上的领导人。

“赵学,寡人等你继续建功立业的消息,毕竟你是王族,任重道远啊。”说起来赵学刚刚得封的这个官职不过一个小官,而且还是之前廉符担任的官职,但是赵王却对自己大加赞扬,这足以证明了之前他自己所不能想的一切,看来赵王是真的想要拉拢自己。

“郑安平!”平原君又叫道。

当赵学回到武官的队伍当中才发现自己的身后竟然就是那个俘虏郑安平,他怎么也有资格参加赵王的册封典礼呢。

听到这个名字之后满堂哗然,不过大家心想应该是对俘虏有处理的指令吧,不然也不可能有别的了。

“郑安平在邯郸之战中深明大义,抛却秦贼,愿领麾下将士加入赵国,特封郑安平为武阳君,食邑三城。”平原君说完了对郑安平的赏赐。

如果说刚刚叫到他的名字之时只是简简单单的满堂哗然,那么现在的大殿之上简直是炸开锅了。这是一个俘虏,怎么可能受到这么重的赏赐呢。

廉颇又是信平君,他这个信平君的称号可是多年战争的经验打出来的,而郑安平只不过是一个俘虏,为什么连俘虏都有资格封君了呢,而且还要给他三城作为食邑,这实在是有点太令人气愤了。

赵王也有些坐不住了,连忙问了一句:“寡人有写这条王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