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一代雄主的梦想(1 / 2)

作品:《大宋教书匠

随着张商英的回朝,大宋的顶层设计再次悄悄发生着变化。

张商英本来和章楶并没有多少交情,但因为同样的主张,枢密院不存在大的内部矛盾。

至于曾布章惇,已经慢慢走上了钟粟的思路,也不会有什么异议。

如此一俩,二府已经被赵佶牢牢控制,已经不会出现党争之类的政治灾难。

三司显然好办的多,盐铁这方面,钟粟可是将更加先进的湿法炼铜技术推广出来了,解决了很大的实际问题。

至于冶铁,百炼铁可不是大宋随便一个铁匠能做到的,他们还能说什么?

至于度支出,钟粟可是纳税大户,至少在汴京他拥有一条街,一旦这些产业突然出问题,必定会影响到汴京的gdp。

原来历史线上的户部,应该是控制在蔡京的手里,毕竟是钱袋子,他要替石匠皇帝到处买石头和书画的。

现在的户部尚书是欧阳宗文,虽说不是那种可以轻易拿下的人,但此人因为平安软着陆的愿望,显然不会做出悖逆赵佶的事情来。

这样粗略一算,大宋高层已经和原来的历史走向完全偏离了,是被钟粟给带偏的。

其实大宋的不少皇帝都有剑走偏锋的墙裂愿望,可惜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向现实妥协。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们所占的高度就那样,有些东西只能是想想,根本没法实现。

现在的大宋,至少在决策层,筋骨强劲的一方,已经占据了主动,党争的问题不能说已经消弭于无形,但也不再干扰决策。

原来的赵佶觉得玩石头爽,现在体会到了国力日益上升的澎湃动力,同样觉得无比滋润。

不管是钟粟的毒鸡汤也好,还是真的能实现也吧,总之,一代雄主的梦想已经起飞,很难再停下来了。

至于武将地位还是大大不如文臣的问题,钟粟知道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解决的,还需要更多的时间。

但在朝堂之上,赵佶似乎也意识到了,也愿意有意无意地模糊文臣和武将的界限。

虽然这样做并不是多么高明的手段,但如果先把水搅浑,往后才会更好办。

其实这里也有个有趣的地方,那就是钟粟这个bug的存在,对文臣武将的分野形成了挑战。

按照大宋的逻辑,钟粟完全属于文臣范畴,但他现在却干着武将该操心的事情,虽然不至于上阵杀敌,但却在考虑上阵杀敌的事情。

而且,他不属于二府,也不属于三司,虽然挂着国子监司业的头衔,也仅仅是虚挂,至于登封候的身份,更是一种荣誉性的存在,所以在朝廷中最多就是个客串者。

可他这个客串,却将大宋的一切给穿了起来,大概因为有着侯爷的身份,还有对大宋的巨大贡献,所以根本没有多少人对他说三道四。

御史台也有过对他的参奏,可是这些人无一例外地被重重地打脸,而且是左脸右脸一起打的那种。

至于那些有预谋的人,比如高澄,干脆就是被钟粟按在地上狠狠地摩擦。摩擦过后,又被钟粟给暴力洗脑。

洗脑的效果到底如何,虽然不好说,但却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

除了这些人之外,钟粟也留意到,还有一些人的态度,始终让他难以琢磨。

其中最重要的人,自然是蔡王赵似。

时至今日,钟粟始终无法琢磨,赵似到底是因为什么样的目的,才会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租出了手中的两千多亩地。

要说是钟粟的高产作物,让土地变得不再那么值钱,这个理由显然有些牵强。

钟粟为了感谢赵似,也备了礼物送去,但赵似的态度似乎很是中性,不冷淡也不热情。

蔡王赵似可不是一般人物,差不多是和赵佶一样具备继承皇位资格的人,而且此人处事低调,在赵佶登基之后,几乎就没有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