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太稳健了不行的(1 / 3)

作品:《大宋教书匠

大事情,张商英显然被钟粟的话给震惊了。

其实,在刚刚开始进行生产建设兵团的时候,张商英觉得也就是一次改革之举而已,也没有太放在心上。

可到了幽燕和太原之后,他开始有了一丝异样的感觉。

大宋的历代统治者,都没有表示过要放弃幽云十六州,但实际行动却不是很多。

就算是最为坚决的宋太祖赵匡胤,也只是建立了封桩库,但此后的军事行动,一直没有取得什么实际性的进展。

到了澶渊之盟后,收回幽云十六州,基本上便不再提上议事日程,不管怎么样,已经和契丹达成了名义上的兄弟之盟,这时候再提出要收回幽云十六州,显然有公然向契丹叫板的意思。

可不管怎么样,这种嵌在骨头里的深深的痛苦,必定是大宋一代代皇帝必须经历的。

别的皇帝不说,之前的宋哲宗赵煦,便把火气撒在了西夏和青塘身上。

赵佶不是没想过,也不是毫无野心,但他一开始完全一头雾水,更不不知道该怎么实现他的一代雄主梦想。

可恰在此时,钟粟出现了,不断地给了希望。

张商英的太原府和燕京府之行,正是看到了一些蛛丝马迹。

这似乎不仅仅是改革,显然真要玩大的。

钟粟曾经在张商英跟前也流露过一些想法,但那时的张商英只是觉得这只能算是钟粟作为年轻人的一腔热血,真正做起来的难度实在太大。

但在不知不觉中,张商英发现一切都在变化,虽然不是很快,但看的非常清楚。

“钟老弟,你不会真想对北地用兵吧?”

“用兵又如何?契丹侵我国土,这都多少年了。

以大宋目前的态势,再有个三两年,拉出一直五十万大军不在话下。

而那时候的契丹,恐怕正和女真在较劲,岂不是最好的时候?”

张商英一听,笑着摇了摇头。

还真要干大事啊,都瞄上契丹了。

不过,他转念一想,在全国建起四大生产建设兵团,难道仅仅是为了搞生产,多打粮食吗?显然不是。

尤其是太原生产建设兵团和幽燕生产建设兵团,基本上处在前线地带。

一点解决了粮草补给之类的问题,那倒不是不可以出手一战。

战争这种事情,其实就是打粮草打心态。

古代因轮输转运的各种不便,一旦粮草不继,往往会导致战局发生逆转,这样的情况往往屡见不鲜。

除了这个,精良的武器装备也是克敌制胜的重要因素,在目前这个时代,骑兵就是最为强大的战力,大宋一直以来都在为这个而努力,攻打青塘说来说去还是看上了青塘马。

从契丹人手里获得马匹,无异于与虎谋皮,但退而求其次,如果能够搞到足够多的青塘马,还能勉强组建一支次高端的骑兵队伍,尚有一战之力。

这些张商英都明白,但他却发现,钟粟似乎一直在为这些短板而做准备。

高产作物一下子解决了粮食短缺的问题,而且如果从太原和幽燕取粮,补给线会一些字短很多。

以往大宋不是没想过这个问题,但太原和幽燕并不是太适合普通作物的生长,尤其是稻子这些,压根就没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