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七百四十三章 一失语成千古恨(1 / 2)

作品:《大宋教书匠

大宋反反复复新旧党争,一方面是政治势力之间的博弈,另一方面也说明,大宋高层也想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来增加国库的收入。

国内经济虽然一片繁荣的迹象,但却掩饰不住繁华之后的没落。

国内上下朝臣贪墨横行,西北战事也需要庞大的财力支持。

党争客观上造成了政局动荡的问题,给社会民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但也解决了一部分贪官。

一开始,不少人其实并没有看到炉炭生意里面巨大的利润,只是觉得钟粟有沽名钓誉的嫌疑。

可议论一番后,大家才发现,看似值不了多少钱的炉炭,却能想溪流一样越汇越多。

等到大宋北方的亿兆万民都习惯了炉炭取暖做饭,大宋就会源源不断地获得收益。

初看不值一提,细算极恐,这里面的利益太巨。

可朝廷居然就将这个巨大的蛋糕丢给了钟粟,很多人如梦初醒后才觉得后悔不迭。

钱翰林甚至在想,章惇说让他当钟粟的副手,本来就是一句戏谑之语。

可现在看来,如果真能这样还真是一件好事。

如果一开始不要没脑子的乱发表意见,这件事说不定还有商量的余地,现在显然是不行了。

真是一失语成千古恨啊,钱翰林觉得,自己的一时糊涂,造成了错亿的悲惨结局。

其实论起级别,钱翰林根本没有资格参加这样的朝议,但因为是蔡卞带来的,算是破例参加。

就在他无声地悲怆之时,钟粟却向他投来了一个友好的微笑。

这显然是强烈的讽刺啊,钱翰林觉得自己的智商情商人格都受到了一万吨的暴击。

可偏偏这时候又没办法说,只能尽力装出一副翰林应有的气度。

“钟卿还有话说吗?”

向太后敏锐地捕捉到了钟粟细微的表情变化,人老成精的道理再次得到了印证。

“太后,官家,章相之前建议,让钱翰林来助我完成这件事情,下臣觉得颇有道理。

再说,炉炭监初建,必定有很多事情要做,我还有书院需要管理,钱翰林翰林出身,对很多情况比我要熟悉。

如果让他来做炉炭监的少监,一来可以让炉炭监快速成立,二来还可以处理好各处关系,实在是无可挑剔。

钱翰林之所以提出反对的意见,必定有过深思熟虑,如果他本人愿意,我觉得反而是一件好事。”

钟粟一出口,大殿之内陷入了死寂。

钟粟居然要让强烈反对自己的人来当自己的副手,甚至是让他来监督自己的行为,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操作?

别说朝臣了,就算是向太后和赵佶,也觉得这个提议也是在过于大胆了。

对于这种反对自己的人,不设防已经有些危险了,居然还要放在自己的身边,这是要主动找死吗?

钱翰林即便人品、官声没有任何问题,可终归是强烈反对他的,这样的人也可以用吗?

一连串的疑问在大殿中萦绕,但却没有人说话,不是不想说,而是没有反应过来。

其实最为悲催的就是钱翰林,刚刚才接受了一万吨的暴击,怎么紧接着又来了一亿吨的暴击。

钟粟这人还真没看出来,不将自己置于死地决不罢休啊。

就在大家惊诧万分之际,钟粟又说话了。

“各位,其实我是在想一件事情,排除政见问题不说,大家觉得范文正、临川先生王介甫和涑水先生司马君实人品如何?

我再提一下,不论政见,只谈人品。”

本来还可以提一下苏颂、苏东坡这些人,但古人讲究盖棺论定,活着的人自然不方便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