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五百六十八章 到底想干什么(1 / 3)

作品:《大宋教书匠

汴京大学派往嵩阳书院的学术交流团一呆就是十来天。

嵩阳书院底蕴厚着呢,钟粟也没指望能拉下水,也没指望从他们那里挖人。

自己这拨人前去,也就适当渗透一番,能起到多大的效果,他也不确定。

可还没到回去的时间,钟粟却收到了一封信。

信是程颐写的,里面的内容倒是让钟粟微微有些吃惊。

老程居然要和钟粟借人,他说这支交流团人才济济,最好能够留下一些。

什么意思,从来都是自己在到处挖人,这次自己的人居然被老程给瞄上了。

不答应好像不行啊,老程的弟子杨时被自己一借就是好几年。

杨时已经是名震大宋的大儒了,这次也就是借几个汴京大学的学生,太能说得过去了。

钟粟甚至开始怀疑,这次老程不会是有计划有预谋的吧?

老程怎么也学会算计人了,好像大大的违和啊。

不对,老程应该没有这个意思,多半是嵩阳书院的人有了这个想法,只是他们和钟粟不是太熟悉,这才让老程出手的。

钟粟转念一想,好像也没什么问题,借就借吧,做人还是要大气一些。

当然,学术交流团的人可是汴京大学的精英,全部留下肯定不现实的,老程也不至于有这么过分的要求。

钟粟最后一衡量,留下八人,期限半年。

当然,话说得也委婉,半年之后,还可以换一批人再来,继续留在嵩阳书院。

学术还是要有交流,否则就是一潭死水。

太学那些家伙,就是因为眼高于顶,作为大宋第一学府,现在居然被甩开了距离。

虽然大宋朝廷不愿意承认,但其实心里有数,真正能够代表大宋学术巅峰的,其实是四大书院,或者叫五大书院。

如果照此下去,太学的地位只会越来越难堪,幸好出现了一个钟粟。

他现在从中一搅和,大宋的学术格局又不一样了。

至少太学和四大书院的强烈对比削弱了许多。

钟粟给程颐回信的同时,也给贺松风去了信,交代了留下八人的事情。

当然,既然要留下人,也不能白白留下,让嵩阳书院出手一部分最新的学术成果也是有必要的。

总要捞点好处的,钟粟从来都不会做赔本的买卖。

不过这个事情钟粟只对贺松风说了,他直接去交涉就行,又不是什么大事情。

安排好了学术交流的事情,朝廷的消息正好传来,契丹使者耶律真松已经到了汴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