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五百六十七章 学术交流(1 / 2)

作品:《大宋教书匠

这些日子以来,钟粟一直在考虑,必须得拓展一下报纸业务。

但是他也明白,大宋是重视文人,但不代表文人阶层可以为所欲为。

尤其是他这种在邸报之外又办一份报纸的,万一上面有什么反动言论,那可不是小事情。

好在大宋暂时没有什么邪教组织,钟粟的三观勉强还算正,虽然对钱的兴趣大了点儿,虽然好像不能归入五好青年,但问题应该不大。

说来说去,办书院的最终受益者还不是到大宋人民,人家要赚些钱这个要求还算合理。

赵煦其实又有点儿窃喜,这小子又要找到赚钱的路子了。

上次悄悄收购高阳正店,居然都没有告诉他。

这下要连续办两家报纸,应该能给自己分点红利吧。

钟粟已经想好了两家报纸的名字,也尽量取得伟光正一些。

洛阳的这份报纸,就叫《西京发布》,岭南的这份,干脆就叫《岭南播报》算了。

至于人手的问题,他也想好了。

传媒学院办成以来,都是在全面办《汴京头条》,也历练出来了不少人。

现在派出几个人,奔赴西京和岭南,应该不是什么问题。

西京洛阳那里,派去的人只需带着诏令,另外他也打算给边赟写一封信,让他帮帮忙。

想到边赟,他突然发现,这家伙难道在朝中的后台很弱吗?

自己还没混入官场的时候,他已经是河南府的一把手了。

可现在自己都已经是四品大吏了,这家伙还在西京洛阳,毫无升迁的迹象

按理来说西京洛阳大宋朝廷还是很关注的,可是这家伙怎么一直在原地踏步。

不管是个人的交情,还是之前的合作关系,让边赟给自己派去的人,提供一些方便,对于边赟也就是举手之劳而已。

至于另外一份《岭南播报》那就更好办了。

那里有罗浮书院,惠州知府何文运也还在任上。

只要自己随便说两句,没有人不会给面子。

至于报纸的编辑部,放在什么地方,钟粟倒是稍稍纠结了一些。

罗浮书院是个好地方,可惜的是距离惠州市区还是远了些。

想来想去,还是惠州市区好一些,印刷之类的都不是问题。

一开始他准备多派一些人手过去,可转念一想,不能这么干。

第一批派出去的人,还是得给点压力的。

干脆每个地方派去一个人,至于一些具体的措施,就让他们去了慢慢想办法。

另外,去惠州的人,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要筹建传媒学院。

岭南只是一个笼统的叫法,真正说起来,比西京洛阳这些要大好多。

所以《岭南播报》的刊发非常关键,建起传媒学院的事情也不敢马虎。

这些事情虽然大,但钟粟现在已经开始放开手脚,让贺松风去想办法协调。

等到人选确定,自己简单审核一下,然后就派出去了事。

至于两份报纸的盈利模式,还是参照《汴京头条》的做法,卖报纸是一个方面,主要还是要拉赞助,做广告。\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