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请客吃饭(3 / 3)

作品:《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张原的表弟是当今大学士张溥,当然,表弟发迹后,也不认他这个表哥了。

“当然记得,”

崇祯二年三月十八日,锦衣卫跑到苏州开读圣旨,要捉拿周顺昌,引起吴民反感,而周顺昌之被逮,是因为织造太监李实参奏原任应天巡抚周起元时被串入其中,与后世所谓的抗税无丝毫关系。

《陶庵梦记》中颜佩韦等四人是把兄弟。

《明经世文编》中写道颜佩韦打行出身。打行替人要账,打架,报私仇。他们甚至圈养一些傻子(或把好人弄成傻子)替人在官府受刑乃至替人去死。

《五人墓碑记》背后真相很可能就是:东林党人花钱找打行,让他们出人顶缸,找些傻子替死平息事端。

于是颜佩韦四人和周文元走上前台,成为义士,赴义而亡。

“还是那句话,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到万不得已,我也不走这步,先礼后兵吧。”

王衡眯缝眼睛,回忆起往事,悠悠然道:

“我好歹在太上皇身边待过几年,深知他秉性,这人虽是武夫,城府颇深,精心计划,若知道代价太大,他便不做了。”

“所以,咱们要让今上知道,新法祸国殃民,强力推行,是要付出惨重代价的。”

张原当然知道王衡口中的惨重代价是什么意思。

只要四大家联合,大不了像崇祯年间那样,再弄死几个花子流民,将他们描述成仁人义士,说他们为太仓百姓而死,扇动民变,威胁朝廷。

须知太仓可是东南重地。

到那时,想必这劳什子变法就会不了了之,至少,不会先在太仓州施行······

“吃菜吃菜,不说糟心事。”

一桌子玉盘珍羞。

张原吞下块酒酿清蒸鸭子,呷了口十年老绍兴酒。

鸭肉皮白柔嫩、肥而不腻,绍兴酒芳香醇烈,走而不守。

心道他张家的厨子该换了,以前做的都是什么猪食!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丫鬟端上小巧精致盘子,王衡兴致盎然介绍道:

“这是安南国新进的胭脂米,米粒研磨成粉,用铜钱大小的莲叶,加上鸡皮熬制而成,再用直塘乌鸡煲汤一起蒸,最是滋补,你尝尝滋味如何?”

“这般贵重····”

“公子?”

见张原快子停在半空,王衡一脸诧异。

张原虽也是纨绔子弟,哪里见过这豪奢场面,吞吞吐吐道:

“要不少银子吧?今日起得早,来时没吃早饭。”

王衡抚掌大笑,大手一挥,尽显豪迈之态:

“不贵不贵,一碗米三十两银子而已,没吃饱,便多吃些,几碗米饭,我太仓王家还是吃得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