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杜度的坚持(1 / 4)

作品:《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康乾二年大清和欧洲四国的关系正式进入蜜月期,虽然清国与欧洲各国没有互派使者,甚至大清皇帝还询问了“英吉利国在哪里,与罗刹国是否接壤?英国女王是否出嫁?”诸如此类的荒谬问题。

杜度曾向欧洲各国表示,量中华之物力,接与国之欢心。

这当然不只是一句不着边际的口号,而是大清未来一段时间坚持执行的对外政策——如果清国能存在足够长的时间——在过去的一年时间,清国全权大臣范文寀与东印度公司代表科伦就中华通商口岸、关税税率、割让领土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友好的讨论交流。

最后,范文寀和英国绅士达成了一致,达成多方共赢。(法国、荷兰、西班牙、俄国也取得了最惠国待遇,分别割让了他们认为适合作为殖民据点的土地,如舟山群岛、赫图阿拉、台湾岛等)

不过,如同后世鸦片战争中两广总督琦善和英国商会代表义律友好谈判最终签订《穿鼻条约》一样,范文寀和科伦都无权代表本国做出任何决定。

杜度也绝不可能将大清的龙兴之地(赫图阿拉)割让给沙俄,给哥萨克人当殖民地。

按照范文寀和英国商人签订的条款,大清会向欧洲商人开放沿海十五处通商口岸,北至辽东营口南至海南临高,基本上地图上能找到的重要港口全都成了通商口岸,并废除广州十三行制度,英国人认为这项制度是对不列颠商人的侮辱。

范文寀满口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