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去时里正与裹头(3 / 4)

作品:《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忠臣不事二君,礼也。我若贪生,亦安用我!令剃发,不从,后被后金软禁。

这位被张春此后被囚禁于沈阳三官庙十多年,被关押期间,始终“着汉服”,“不为剃头”,坚持明朝衣冠,坚守明臣气节。

最后绝食而死。

刘招孙对这位苏武式的明末将领颇为钦佩,虽然张春在祖大寿麾下做事,却没有杀他,只是让他调任永平,继续做他的监军兵备道。

这次大军入陕地平叛,京畿府县都要须抽调人马,永平府亦抽调步军五十、马兵二十,奔赴京师,听候护国公调遣。

这两日,张春忙着抽调人马入秦。

他对护国公谈不上什么忠诚,半年前,庶吉士李明睿和几位勋贵他们在京城“靖难除贼”,号令天下英雄铲除刘招孙时,手握两千兵马,坐镇永平的张春并没有参与。

并非因为张监军感激护国公知遇之恩。

张春在辽西锦州见识过开原军战力,知道刘招孙的真正实力,所以,当宣府、大同、榆林等边军信心满满千里勤王时,这位天子脚下,距离京师不过百里之遥的永平兵备道却是按兵不动,隔岸观火。

也正是因为张春这种小心谨慎,让他后来免被报复,刘招孙对此人颇有好感,这次入秦作战,也分给张春了三百人的名额,为的就是让这位兵备道能在陕西建功,从而更进一步。

然而张春本人却并不这样想,他与吴襄关系匪浅,两人在商贸走私上有过诸多合作,所以才有吴家家奴潜入北直隶,向张春传信报平安之事。

“这里有吴总兵亲笔密信,老爷交待,一定要到了永平府才能拆开,”

大帐之中,家奴薛老三颤巍巍剪下长袍下摆内里,从中抽出个小纸条,因为藏匿得当,他进入永平府时,竟没有被开原军兵士抽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