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天下归心(3 / 3)

作品:《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第一甲第一名余煌!”

丹樨之下,状元余煌立即出班上前,在森悌手下训导官引导入殿向护国公拜谢。

接着,唱第一甲第二名姓名,开原训导官继续引榜眼出班。然后是唱第一甲第三名姓名。

三鼎甲于殿前以此谢皇恩,由于皇上今日不在,所以大家便只好叩谢护国公了。

护国公朝王承恩挥了挥手,司礼监大太监立即上前,刘招孙对他耳语一番,王承恩立即让两位当值太监请状元余煌上前听话。

余煌,字武贞,浙江会稽人,在原本历史上,他是天启五年进士第一,被授予翰林院编修,因恃才傲物,为东林所欺,被打入阉党一派。

魏忠贤掌权期间,此人多次忤逆魏阉,差点丢了性命。

崇祯即位后,他辞官归乡。

后来与钱谦益一样,被任命为左中允,官右庶子,然天性狷狂,不为同僚所容。

甲申国变后,余煌坚持抗清,后在绍兴殉国而死。

刘招孙对这人了解不多,只知道他脾气很大,和史可法是同一类型。

气节高,作为清流是没问题的,委以国事,那就不行了。

“武贞先生的贸易之说,本官拜读了,写的是鞭辟入里,发人深省,王公公,赐酒!”

刘招孙满口胡诌,他根本没读过这位状元的试卷,王承恩立即捧上三杯御酒递给余煌。

余煌本是袁应泰同乡好友,刘招孙之行迹,他早有所耳闻。

当年袁应泰给刘贼定下的“十七当斩之罪”,余煌也是了然的。

若非为将自己满腹才华货与帝王家,他根本不会和这目不识丁的武夫委以虚蛇敷衍应酬。

余煌连饮三杯,酒意阑珊。

“护国公过誉,非晚生酒后狂言,若论寻章摘句,晚生或不及榜眼探花,不过这经世致用时尚之学,晚生不出则已,出则海晏河清·····”

刘招孙大笑。

“好,果然是富阳狂生,扶他下去。”

接着,礼部堂官捧榜,用云盘承榜,伞盖鼓乐引导,出奉天门、午门,诸进士、王公百官皆随榜而出,至长安左门外张挂。

十九日,礼部赐宴。

二十日新科进士会再次入宫,上表谢恩,并接受朝廷颁赐的朝服冠带和进士宝钞。

二十一日,前往国子监拜谒孔庙,题名立碑。

至此,三年一度的殿试终于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