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武夫当国(3 / 4)

作品:《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刘招孙让森悌马士英加强宣传,不可让战兵受民众狂热情绪影响。

斩杀三个狂热分子后,恐怖刺杀逐渐平息。

刘招孙奸臣贼子的形象,再也洗不掉了。

他最后安慰自己:

事已至此,只有顺势而为,走一步算一步。

顺势而为的结果是大明王朝的权力加速向自己集中。

在群臣力谏下,平辽侯的大帐被从左安门瓮城搬到富丽堂皇的太师府。

所谓太师就是张居正。

万历十二年,张居正被抄家鞭尸后,他在京师花费重金置办的宅子也被万历皇帝没收。

如今,这座豪宅成了平辽侯府邸。

此事成为一个信号:

平辽侯将成为张居正第二。

张江陵控扼帝国,把持朝政,还得靠李太后、冯保两个政治盟友。

说到底,他只是个文官。

平辽侯不仅有文官支持(至少表面支持),握有开原强军,甚至还拥有辽东辽西之地。

所以,明眼人都看得清楚,刘侯爷权势已在张居正之上。

问题来了,当年十岁的小万历每次见到张居正,都要恭恭敬敬的叫他一声张先生。

十二岁的信王朱由检见到平辽侯,该怎么称呼刘侯爷呢?

~~~~~~

平辽侯上疏冯皇后,指出六月己酉(三十日)乃黄道吉日,适宜信王登基。

冯皇后称登基之事关系重大,让内阁、五府、六部共同商议。

懿旨上午发出去,当天下午,群臣便达成一致:

新皇登基典礼定在六月三十日。

冯皇后闻之大怒,从此对刘招孙又惧又恨。

信王登基日期确定后,劝进监国的呼声越来越高,连之前反对的勋贵也开始上疏,催促平辽侯早日担负起国家大事。

刘招孙借口大行皇帝的丧礼没有完成,予以拒绝。

于是,崇祯元年五月二十八日,朝廷打破祖制——皇帝驾崩后停灵一月——大行皇帝立即出殡。

须知崇祯皇帝朱由校的陵墓还没修完·····

五月二十八日,平辽侯率百官穿縗服至居庸关送别。

群臣从坤宁宫一路哭到皇陵,一路不停跪拜,在不同场所更换不同服饰。

每一次对棺椁跪拜,刘招孙都要低声骂一句朱元璋。

最后,他从朱元璋的爹妈,一直骂到朱重八的第三百九十九代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