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国潮1980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八百四十四章 造星(3 / 5)

作品:《国潮1980

随后,社会舆论就发生了奇妙的转变,支持与反对的力量开始此消彼长。

这种时候,或许是考虑到皮尔卡顿公司进入内地后,对于国内纺织业和服装业的发展,确实贡献颇大。

再加上大师通过这届比赛选拔出的国内模特,即将被其带出国门,登上世界的时尚舞台。

这也是有利于共和国树立良好国际形象的难得机会。

上面便给了一句“对待新兴事物只有先充分了解,才能客观评价。不要因为国情不同,动不动就扣帽子,更不要少见多怪”的指示。

就把这场演出风波,文化争论平息了。

于是就连张嫱也顺带沾光了,由于她的演出和时装表演“捆绑”在了一起,等于无意中,也获得了官方默许的一张通行证。

这么一来,她就终于得到了跻身主流舞台的机会,走入了新闻媒体的镜头。

先是广播电台先找上门来,邀请张嫱做了一期节目。

节目中除了穿插播放张嫱专辑里的那些歌曲,就是个人访谈环节。

聊她的个人生活,聊她是怎么开始步入歌坛的。

是怎么有幸得到在国内时尚盛会上献唱的机会的。

问她的演出获得了观众如此热情的追捧,又是什么感觉。

紧跟着就是几家京城报纸和音乐杂志争先恐后,来给张嫱采访,拍照。

随后又是京城电视台来邀请张嫱参加一场首体举办,现场直播的文艺晚会。

虽然劳务费和演出费,都没几个钱。

可张嫱却因为这些登上官媒的机会,开始被大众认识。

用后来的话说,就是在乐坛正式占据了一把交椅,勐涨人气,疯狂圈粉。

她的专辑磁带也因为这些综合因素,在全国范围持续热销,掀起了一股迪斯科流行风。

或许以“一夜成名”来评价张嫱出道的经过,是有些夸张的。

但要说她一月之内红遍大江南北,凭借一人之力在全国掀起了一场“舞会”,这却是不争的事实。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原有历史中的张嫱在舞台上最大的缺陷就是互动性和表现力欠佳。

明明走的是迪斯科曲风,她却很少有载歌载舞的时候,几乎永远只唱不跳。

那其实不是因为她不爱跳,不想跳,不能跳。

真正的原因除了她正式登上官方舞台时年龄已经过大之外,也有年轻时被舆论反复打压,不敢任性发挥的原因。

但这辈子就不一样了,正值年轻的她,完全可以随意发挥青春的舞动。

就像她首张专辑的名字一样,是真的无敌了。

很快,不但张嫱走在大街上都能被别人认出来,饭馆里吃顿饭也会被人围观了。

就连她演出的马克西姆餐厅,每天晚上门口也都聚集着少则几十,多则上百的歌迷。

那些人,多数都是从媒体曝光的消息里知道张嫱在这儿固定演出,希望能有幸看她一眼,要张签名的高中生和大学生。

当然,也不乏有些人为一睹张嫱的现场演出,跑到马克西姆餐厅来消费的。

于是马克西姆餐厅的夜晚就更热闹了。

哪怕不是周末,基本上过了晚七点半,也就满座了。

俨然成了京城买卖最红火,也最知名的西餐厅,和其他西餐厅全面拉开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