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国潮1980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六百五十八章 吉士林(3 / 5)

作品:《国潮1980

这项代放唱片的服务在吉士林同样是免费的。

事实上用它听唱片的人非常多。

因为吉士林北面临近东安市场里的书店区域嘛,不少客人都是在那些书店里买了唱片,然后再到这里坐一坐。

他们只要把唱片交给服务员播放就无需再管了。

正好喝杯咖啡吃点糕点,小憩一下。

说起来,其实跟店里摆上一台昂贵的自动电唱机效果也差不多,反倒更人性化。

总之,钢琴和电唱机这两项吉士林的特色服务项目,都绝对是相当高明的妙招。

这里成天交错响着西洋古典音乐和江南丝竹,不但无形的把餐馆的层次拉高了一大截,为吉士林带来了不少有音乐细胞的风雅客人。

也让吉士林永远都没有了空座的时候。

这里并不像其他的餐馆,只有临近饭点才是高朋满座。

哪怕不是饭口儿,也能上七八成座儿的。

要一两样点心,或是一杯咖啡,听听音乐,会会朋友,再就是购物之余在此歇歇脚,都挺好。

因此,京城文化界、艺术界和工商界的许多名人都是这里的常客。

吉士林在京城年轻男女心目中的地位也日益增加,后来就成了一个很有品味的时髦场所的代名词。

自然是让几位投资人连同李立赚了不少的钱。

至于菜肴的口味上,尤其是西餐。

却不得不承认,刚开业时的吉士林,这才是最大的短板。

李立毕竟缺乏餐饮经验,对于西方饮食也不够了解。

他每月花八十块大洋雇请的外国主厨其实是个能吹不能干的家伙。

那家伙菜做得特别一般,说毫无特色都可能算作美化了。

所以别看吉士林也像起士林一样,打着英法德俄大菜的招牌,菜单上一应俱全。

可实际上,别说比起与之比邻而立的国强餐厅,南面的和平餐厅都要差不少。

就是比起东华门那家同样刚开张的华宫,也不能算好。

差不多过了将近一个月,李立终于发现了,这外国厨子是个骗子,没什么真能耐。

客人吃了他的菜,都反应寥寥,甚至不乏恶评。

这事儿就跟个在小餐馆炒家常菜的厨师跑到粤菜大酒楼懵事儿差不多。

为此他是相当着急,不能不断然采取了补救措施。

一是想办法挖人,赶紧去寻找高明的厨师。

二是他也跟几位少爷小姐求助,希望几位股东能帮忙想想办法,救救他的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