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清隐龙 / 章节正文阅读

3552 曾大帅较上劲了(2 / 3)

作品:《大清隐龙

“怎么确定?书生啊……你当西北的天气和京师一样呢?四九城冬天都能冷掉你的鼻子尖,西域冬天比这里冷数倍!”

“这种天气如果爆发战争,谁有那么大的本事调动十万大军?等着活活冻死吗?除了调动精锐相互试探之外没有其他的可能!”

曾国藩开口谈军事,在场的人谁都不敢反驳,只听大帅接茬说下去“现在谁顶在最前线?是徐占彪的蜀军!”

“那些川军之前打的漂亮,正是气势如虹的时候呢……如果他们动手了,没准就是奇袭星星峡!”

“西北军情传递靠什么?不过就是信鸽,快马还有烽火……快马是不顶用的,这速度最慢!”

“信鸽也危险,天气太冷了,有可能半路就会被冻死……那么徐占彪,左季高会用什么联络军情?”

曾国藩环顾殿内众人“除了几千年的烽烟之外,可就真没别的选择了!”

“我们大可猜测一下当时的场景,如果徐占彪在星星峡一线得手了,兴奋的大军点燃烽火向后方报告消息,古驿道上的那些烽火台就会一直从星星峡烧到瓜州烧到玉门关再到嘉峪关!”

“左季高知道了好消息难道不要往兰州城报信?要知道,电报线可到现在都没有修到兰州呢……呵呵,谁让你们不给人家庆三爷拨款!”

曾国藩到最后也没有忘记调侃一把这些目光短浅完全不知道新科技重要战略意义的满人贵胄们!

“烽火往兰州传递,这中间要过多少个烽火台我可真不知道……但是我很清楚的是,长城在这条路线上是有岔道的……”

“一条是直通中卫、宁夏然后向京师烧,而另一条才是过乌鞘岭往兰州送信呢……”

“如果出差头,那么也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长城岔口那边的兵丁误点燃了通往京师的这条烽火台线路……”

“还能有什么原因?之后的事情就更不难猜了……长城古老的烽火制度,咱们国朝可曾有过一份旨意废除?”

“有吗?不就是开国之处的裁撤兵丁吗?但是制度废除了吗?”

“那些隘口的守军下意识的遵从了故老相传的规矩,很多卫所、堡垒的老军后代,他们也只能按照祖辈的口耳相传来行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