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叫欧楚良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四百八十一章 许丁茂的担心(2 / 2)

作品:《我叫欧楚良

“怎么办?凉拌呗...哥们就看你的了,照片洗出来之后别忘分给我一份!”

“好!”

还没到10点,计程车停在虹桥机场,整个机场都被浓雾笼罩。

“先生您好,现在机场已经关闭,禁制入内。”

“噢噢,我是电视台的记者,请问一下南朝鲜队的飞机在哪?”

“按理说他们10点10分应该准时降落,但现在他们只能在天上等着了!”

郝小军点点头,回身一望,十几个同行在一旁的接待区聊得正欢。

“哟,小军,这边这边,怎么才来啊!”

“嗨,别提了,堵车太严重!”郝小军凑了过去,“一听说棒子们要来,球迷们激动坏了!你是没看到人民广场那的游客,我还以为全国的球迷都来魔都了呢!”

几人凑在一起,边望着雾蒙蒙的天空边闲聊。

一个老记开着玩笑说:“嘿,哥们们,我是说,假如,假如啊!假如飞机...轰!你说咱们是不是捡着了?哈哈哈哈!”

老记者的玩笑话得到了大多数人的响应,一想到预想中的画面,几人的血液就不断翻滚。

“行了行了,差不多得了!”郝小军见玩笑越来越过火,摆摆手说道:“咱们就是想赢,也不能用这种方式来赢!”

“是啊,小军说的对!要想破了恐韩症,咱们得堂堂正正在战场上打破!就算这次飞机将他们一锅端,二十年后这个词还得被提起。要我说趁欧楚良这次回国,国奥全体主力出洞,将棒子们一举击破,岂不快哉?”

“没错,这才是一劳永逸的法子!”

众人闲聊了一个多小时,南朝鲜乘坐的航班安全降落在停机坪上。在候机楼出口,记者们终于等来了南朝鲜队。

“南朝鲜来了。”

不知谁大喊了一声。

“哪呢?哪呢?”

早就埋伏在虹桥机场国际候机厅的记者们马上像触电似的紧张地盯着出口。

不一会儿,许丁茂带着球员们陆续走了出来。

“这些人就是南朝鲜国奥?我看怎么一点也不像,看上去倒有点像大学生旅行团。”有记者笑道。

确实,如果不是推着两车足球走出来,没有人看得出这会是一支足球队,更别说是一支让千万中国球迷“咬牙切齿痛恨万分”的南朝鲜队。

南朝鲜的队员们穿着统一的藏青色西装,内着淡蓝色衬衫,系着金色的领带,这身打扮使他们看上去斯文了许多,没有丝毫霸气。

最先走出大门的是主教练许丁茂,这个中等个子、长得十分墩实的中年人脸上没有一点笑容。

他紧绷着脸,看上去心事重重,好像是准备上考场的小学生。当有记者试图拦住他问点什么时,许丁茂以冷漠的眼神瞥了对方一眼,随即低着头直直地冲了出去。

一位漂亮的礼仪小姐向走在前面的许丁茂献上两个花环。许丁茂只是象征性地在脖子上戴了一下,随后便放在身边的行李车上。

这时,一位重庆记者走上前去用英语说:“李章洙让我代他问你好!”

许丁茂只礼貌地回了一句:“他怎么样,很好吗?”之后就再也没有开口。

与许丁茂比起来,队员们的脸上虽然也没有什么笑容,但看上去却显得比较轻松。

刚入选韩国国奥队的高钟秀一出机场大门便东张西望起来,这次中国之行对他来说,好像是一场轻松的旅行。

李东国是全队最显眼的人物,染着一头金发的他一直把头抬得高高地。

上一场与中国队比赛时的进球英雄中秉皓似乎是全队最纯朴的队员,他推着一辆装得满满的行李车,一走出机场便把领带解了开来。当有人将一个花环套在他脖子上时,由秉皓显得有点不知所措,只是一个劲地憨厚傻笑。

没有人轻视这帮南朝鲜队员。

也没有人被他们的外表蒙蔽。

谁都知道,上场客场作战,就是这群如狼似虎的球员,在裁判的“帮助”下,让国奥众将出师未捷。

所有队员都带着一大批的行李,每个行李箱中除了足球和日用品以外,还有一些装着苹果、矿泉水等大量食品的行李箱。

也不知是谁告诉他们,这些东西在中国是紧销货。

尽管有不少随行工作人员,但是他们的行李全是由教练和队员自己搬上行李车。

无论是许下茂、李东国、高钟秀还是申秉皓,一个个这时都成了搬运工,其中申秉皓最是卖力,他还像在足球场上一样,车上车下跑个不停,不一会儿便忙得满头大汗。

郝小军趁机走上前,询问许丁茂是不是准备好了这场比赛。

许丁茂重重地点了点头。

“那许教练,您对这场比赛的结果怎么看呢?”

许丁茂看了一眼郝小军,面露坚毅:“我想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们应该可以赢得这场比赛。至少,不会输!”

说完,许丁茂就闭紧了嘴巴,任凭记者们如何提问,都没办法再从他口中撬出第二个字。

......

上了大巴车后,司机将南朝鲜队员带到离机场不远的龙柏酒店。

因为朱光护的强烈抗议,所以南朝鲜国奥没有和中国国奥一同下榻于富豪酒店。但对外宣称,是南朝鲜自己不愿意住的。

在酒店住下后,许丁茂找到工作人员询问道:“可以带我去训练场地看一看吗?”

“好的,没问题,马上安排!”工作人员很有礼貌。

“等等。”见对方转身离去,许丁茂又叫住了对方。“我能问一下,我们可以去虹口训练吗?”

虹口球场,正是两天后的比赛场地。

“这个...这个恐怕不行。”工作人员开口拒绝了,“中国国奥队员也没有在虹口训练。”

“好吧,我知道了,你先去安排吧。”

工作人员离开后,许丁茂刚刚还和煦的脸立刻阴了下来。

“以为我不知道么?中国国奥在里面集训快两周了,是这两天才搬出去的!”

下午3点,南朝鲜的大巴驶进了松江体育场。

松江是上海南部的一个县,从市里去那里至少需要1个半小时。

大巴车上,南朝鲜队员怨声载道,对此颇为不满。

先一步赶到现场的郝小军等人早就等候多时,当看到穿着一身蓝色、无号码的运动服走进体育场的南朝鲜队员时,郝小军站起身,打算上前采访。

就在这时,一个官员模样的小胖子走了过来,用半生不熟的中国话问:“你哪位?”

“您好,我是魔都电视台的记者,我...”

“对不起,我们的训练是封闭式训练,谢绝参观。”官员一字一句道。

尽管对方生硬的中国话有些可笑,但最终中国记者被告知“一律不准呆在场内”。在走出体育场的时候,郝小军等人和许丁茂照了个面。

一向不苟言笑的许丁茂突然笑了一下,似乎想在中国记者面前表现出轻松的模样。

3点50分,场内突然人声鼎沸。

定睛一看,原来是近二十个南朝鲜记者来到体育场采访。南朝鲜队似乎很“好客”,除了许丁茂与两位助手在场内训练外,其他几位教练被那些记者分别围在当中,看情景他们是在透露一些“新闻”,而那些摄影记者,竟自由得可以走进场内拍摄他们的素材。

后面一个小时的训练,许丁茂把球员分成三组,轮流进行半场的分队比赛。由于队员的位置不断地变换,很难看出许丁茂有什么特别的意图。

5点整,南朝鲜队训练结束,收拾,回家。

来上海后不接受中国媒体采访,训练又不让中国记者观看,许丁茂似乎在营造一种神秘气氛。

当天晚上,一个小胖子模样的人敲开了许丁茂的房门。

“怎么样?探查到什么了吗?”等来人坐下后,许丁茂开口问道。

“探查到了,中国欧归队以后,每天都准时准点带队训练。在国奥队中,他不仅是个队长,还像一个助教!”

“嗯我知道了。”许丁茂点了点头,随即又想起什么,沉声问道:“那他有没有专门练习过任意球?”

“这个嘛,好像练习的次数不多。”小胖子挠了挠脑袋,回忆了一下,“不过...”

“不过什么?”许丁茂神情一振。

“不过在其它国奥队员训练任意球时,我从来没看到他让别人进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