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三国之谋伐 / 章节正文阅读

三国之谋伐 第一百一十二章 远征西域(2 / 4)

作品:《三国之谋伐

    文治方面不用多说。

    章武中兴。

    刘备登基的九年时间里,粮食产量翻了好几番,经济增长,国富民强。用了九年时间做到了光武帝三十三年的事情,文治水平也在96分左右。

    因此如果说光武帝刘秀是力速双A,文治武功都达到了90分以上的一流皇帝,那么刘备就是力速双A+,属于超一流皇帝水准。

    拿朱元璋和李世民比的话,也许就李世民能碰一碰。

    毕竟这位也是力速双A+,文治武功能在历史皇帝中排名前三的存在。

    所以陈暮在今日会议当中,要求诸多大臣做年底报告总结,其实就是让他们掂量掂量刘备的功绩。

    当他提出刘备想要泰山封禅的时候,大家就会本能去根据之前所说的数据和情况,来与之前三位有资格去泰山封禅的皇帝进行对比。

    最后他们发现,要是刘备都没有资格,那就没有人有资格了。

    于是事情就这样顺利完成。

    没有人反对。

    刘备见事情非常顺利,不由十分惊讶。

    唯有陈暮和荀彧荀攸贾诩沮授等老狐狸对视一眼,相视一笑,一切都在不言之中。

    田丰之前是与张辽北上平定鲜卑去了,这次张辽班师回朝,他暂时留在并州一带,对当地的少数民族进行规划管理。

    他不在洛阳,那么只需要小小手段,就能够让刘备想要封禅的愿望成功,根本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

    等第一个议题和第二个议题结束。

    陈暮又提出第三个议题。

    “二五计划。”

    陈暮看着众人说道:“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那么第二个五年计划就要开启。现在大运河的进度不一,难度不一,预计在未来五年之内,要完成基本通航,未来十年之内,完成全面通航。”

    “在一五计划当中,国家已经完成了基本果腹,也就是百姓勉强可以吃饱肚子。运河调动数百万人工作,间接带动一两千万人得利,但每年冬天还是有人冻死。”

    “所以第二个五年计划,就要解决温饱问题。既全年吃得饱,冬天穿得暖。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解决棉花和羊毛产业的大力发展。”

    “根据青州农学院研究,身毒产的棉花只适合种植在地势较高,热量充足的地区,比如西域。而海外美洲还有一种木棉,那种棉花质量不错,目前已经从海外移植回来,正在试种。”

    “但要想全面推广现在还不容易,因为国内目前的土地还是更注重粮食生产。只有等粮食再次大幅度生产之后,才能够用国内的土地来种植棉花这样的经济作物。”

    “因此第二个五年计划,我们很有可能要收复西域,并且要常驻西域,让那里成为大汉的棉花产地,解决百姓冬天不会冻死的问题。”

    他坐在仅次于刘备的高台之上,俯瞰着下面诸多大臣们,侃侃而谈,将未来国家发展的重心讲述出来。

    有人说道:“丞相,西域离得实在太远,之前大汉一直不能常驻军队,就是因为粮食运输过于困难,现在也是如此,恐怕想要收复西域,没那么容易。”

    陈暮点点头道:“这一点我自然也清楚,但困难就不代表什么都不做。温饱问题将会是未来大汉要面临的核心问题,棉花和羊毛产业,也将会是大汉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就算是困难也要去做。”

    那人便不再说话了。

    陈暮继续道:“当然,收复西域是指国家大方向政策,内部的话,还是要以大运河修渠工作为主。然后教育、农业、医疗、治安、科技发展等问题都不能放下,我到时候会列好将来各部门要发展的方向规划,送到各部,尔等整理改进之后,交由陛下批阅。”

    “唯。”

    群臣齐齐拱手应是。

    会议又持续了一个多时辰,陈暮讲述了二五计划的整体大纲和思路,今年年底各部就要交出方案,由皇帝和内阁批示。

    散会之后,群臣离开,刘备召陈暮关羽张飞三人去西园饮酒。

    西园亭中。

    刘备兴高采烈道:“我竟也能泰山封禅,二弟三弟四弟,你知道我现在有多高兴吗?”

    陈暮轻笑道:“大哥功勋卓著,已经不比高祖和世祖差,前往泰山封禅,理所当然之事也。”

    “是啊大哥。”

    张飞嚷嚷道:“现在这天下都没有仗打了,我整日无所事事,都快闲出鸟来。”

    关羽说道:“听闻三弟最近天天蹴鞠,虽然也是件好事,但何不多看看书?《春秋》就很不错。”

    “二哥看了一辈子《春秋》,都快倒背如流了吧,这书有那么好看吗?”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嘛。”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