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三国之谋伐 / 章节正文阅读

三国之谋伐 第八十六章 科研指导(2 / 3)

作品:《三国之谋伐

    陈暮笑道:“你这种圆心弹如果缩小几十倍放在火枪身上一样能打死人,那为什么一定要放大那么多倍变成大火枪砸死一个人呢?那跟投石车有什么区别?成本还比投石车超百倍千倍!”

    杜宽原本得意洋洋的脸一下子就绿了,他自己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虽说大炮的射程、威力肯定要比投石车强,可杀伤力在某处程度上来说还不如投石车。

    因为投石车的弹药是石头,石头砸出去容易碎,碎片还能杀伤到敌人。成本还比钢铁大炮少了无数倍,那要这大炮有什么用?

    一瞬间杜宽就觉得生无可恋,萎靡道:“看来是我想多了,卑职浪费了无数钢铁,愿引咎辞职!”

    “额......”

    这个时候张厂长反而一时犹豫道:“丞相,其实务叔的设计虽然有些不切实际,但却是一位很有想法的人才,还是......”

    “我并没有说这东西不切实际,只是说弹药的设计有问题而已。”

    陈暮笑道:“其实我认为枪械发展到最后,一定不再是由枪械里面装填火药,而是在子弹内部装填火药,然后通过撞针触发,这样能完美解决很多问题。如子弹装填、发射速度等等。你这东西不能说是大火枪,而是应该算炮!”

    “炮?”

    众人诧异。

    陈暮点点头:“杜宽的设计思路是对的,但子弹应该不能用实心弹,不然还不如用投石车。实心弹的作用可能是用来轰击城门,但真正战场厮杀,得用开花弹!”

    “大型手榴弹!”

    杜宽眼睛顿时一亮,从火药出现之后,手榴弹就很快被设计出来,只是杀伤力很不理想,近距离爆炸也最多炸伤敌人,如果敌人用盾牌的话,那杀伤力接近于无,还不如弓箭成本低,效率高。

    所以哪怕这些年来火器制造坊努力,但受限于钢铁产能低,技术落后,工艺水平等等多方面因素,导致火器一直无法量产,无法替代冷兵器成为朝廷主要作战武器。

    毕竟明朝的钢铁产量是现在大汉的十多倍以上,明中后期年产达到20-30万吨,而他们的火器装备数量,也不过是千门大炮上万柄火枪而已。

    而且还由于炸膛、射程、精准、火药受潮、装填速度慢等多方面原因,导致火枪部队都不太愿意使用这种玩意儿。

    现在大汉的钢铁产量不过每年2万吨,大部分都要运用于武器装备上,平时生活用的铁器,多是以前的铁器遗留回炉,或者暂时用生铁。即便是火器坊,也只能用生铁打造火器,造成质量很差。

    只不过陈暮下了死命令,再苦再累也得支援火器坊。不然的话,按照很多高级官员们的意思,火器这种东西实际作用还不如刀箭,还不如直接舍弃掉。

    而在这种极为艰苦的条件下,火器坊还是能够制造出一些不错的东西出来,也确实让陈暮眼前一亮,赞叹古人天马行空的想法。

    现在大炮已经设计出来,那么自然要研究开花弹,就像后世我军历史上著名的炮弹——没良心炮一样。

    杜宽得到了陈暮的鼓励,干劲十足。

    很快为他掩饰了大炮。

    由于有了成熟的玻璃工艺,那大炮上还架了一个瞄准镜。

    他已经有过多次试验,十分娴熟地先校准了炮口方向,利用瞄准镜调整好位置之后,再发射点火。

    “砰!”

    就听到一声剧烈的响动,一颗炮弹被打了出去,在空中划过一个绚烂的弧度,然后重重地落在了远处三公里外的小山坡上,再次发出巨大的响声。

    陈暮看到,之前杜宽瞄准的是一颗小树,不过炮弹却落在了旁边一块凸出的岩石上,所以落地的声音才会这么大。

    “丞相,这次是我没调整好。”

    杜宽略微尴尬。

    他的精准射程只有两公里左右,但这次为了显摆,他抬高了炮口,调整了射程,远是远了些,精准度却差了一点。

    陈暮笑道:“无妨,实心弹确实讲究精确,若是开花弹就没事了。”

    杜宽精神一振道:“丞相放心,我必然尽快研制出开花弹。”

    “嗯。”

    陈暮点点头,说道:“你的研发很有价值,继续努力,张厂长。”

    “卑职在。”

    张厂长连忙过来。

    陈暮说道:“我会跟韩监冶那边发信,让他征调民夫,大力开采目前的露天铁矿,你这边也扩大生产,开足马力多冶炼钢铁,尽量支持火器坊这边的研发工作。”

    张厂长为难道:“可是我听说有不少矿的露天矿已经接近枯竭,地下采矿的话,难度非常大,会不会导致矿产来源彻底中断啊?”

    陈暮沉吟片刻,说道:“采矿的难题我也了解过,地下开采矿洞结构、排水、照明、通风都是问题。这样,我们先进行浅表层开采,最多深入地下三十丈,矿洞构架问题由物理学院出面设计,研究出可靠的力学支撑,马钧,能行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