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清末枭雄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六百七十四章 围歼俄军(2 / 3)

作品:《清末枭雄

可惜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的!

而俄罗斯现在缺少的就是这些时间,别说半年,三个月了,按照西伯利亚那边的状况,估计一个月都支撑不了。

和俄土战争那边打的不温不火,还带有浓厚的普法战争痕迹不同,中华军在西伯利亚方向发起的进攻,其作战模式和火力之猛烈,让很多长期和中华军有着作战将领的俄军将领都是非常的不适应。

要说俄军的对华作战经验,尤其是驻扎中亚和西伯利亚方向的俄军那是非常的丰富的,因为这两家都相互敌对二十年了,大大小小的战役打了无数次,尽管大部分都是一些几十人,几百人的小规模战斗,但是也足以让俄军摸清楚中华军的基本情况了。

对于中华军装备的大量钢制后装线膛炮和1872年型北方步枪,俄罗斯并不陌生,比如说后装火炮,自从普法战争后,不仅仅是中华帝国紧跟德国普法,开始大规模装备后装火炮,其他国家同样也没没有闲着。

俄军目前同样也装备了大量的后装火炮。

连发步枪的话,由于帝国的1872年型北方步枪的服役,开始几年还处于军事保密状态,但是到了1875年后,这种步枪就是被各国所获知,各国又是掀起了一阵连发步枪的研发。

俄罗斯人自己也是正在在伯丹步二型的基础上研发连发步枪,不过一款新型步枪的研发到定型,所需要的时间可不是一年两年的事。

别以为步枪看上去很简单,价格也不高,但是一款能够被军队大量装备,成为制式武器的步枪,其研发历程往往是需要非常漫长的时间。

就算是完成了设计,后续也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试验,测试等。

比如说各国在帝国服役1864年型林德步枪后,基本上在1865年左右就是开始对金属子弹的后装线膛步枪进行研发,英国人最先是现有的1859年型恩菲尔德步枪进行改装,并在1868年左右开始服役,而后在1870年的时候又服役了马蒂尼-亨利步枪。

俄罗斯人的伯丹步枪,也是在1870年完成最终的第二个型号后开始大规模服役。

等到了连发步枪时代,由于帝国在服役1872年型北方步枪后,对这种步枪进行了严格的保密,最早装备这种步枪的多是国内驻防的部队,等到各大兵工厂的生产线成熟后,可以提供大量步枪后,才是逐步进行全军的换装。

实际上,到1875年的时候,帝国陆军才开始全军范围的换装。

而同一年,英法等国才得到了1872年北方步枪的详细情况,而后就是不约而同的开始对连发进行研发。

其他国家先不去说,俄国人这边在1876年的时候,就是正式开展了伯丹步枪的改装研究,不过改装却是不太顺利。

连发步枪和以往的单发步枪有着极大的先天性不同,很多成熟的单发步枪实际上并不适合改装为后装步枪,比如说帝国大名鼎鼎的林德系列步枪,其改装路程就是不怎么顺利,最后导致在连发步枪的选型中失败,后续几年虽然皇家武器公司并没有甘心失败,持续设计新式的连发步枪,并推出了所谓的1876年型林德步枪,也获得了象征性的几万支军方订单。

但是这1876年型林德步枪,实际上除了名字还保留着林德步枪外,实际上核心设计理念已经和以往一脉相传的1858、1864年型林德步枪截然不同。

皇家武器公司搞1876年型林德步枪,自然还是为了保持新式步枪的研发能力,争取未来军方的新一代订单,据传他们现在已经是开始针对无烟火药为基础,开始展开新一代无烟火药步枪的研究,提出了小口径步枪的设计理念,宣称下一代的步枪,口径将会缩小到八毫米以下。

此外,这个1876年型林德步枪的另外一个目的,也是为了在未来帝国开放连发步枪的出口权限后,争夺国外的订单。

虽然国内选择了北方步枪,但是在国际市场上,北方步枪可是没有什么名气,而皇家武器公司的林德步枪在全球范围内,可是大名鼎鼎的枪械品牌,名声并不逊于英国人早年的恩菲尔德步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