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清末枭雄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五百八十七章 嫦娥号装甲巡洋舰(2 / 5)

作品:《清末枭雄

在这样一个战舰更新换代速度如此快的年代里,也就代表着战舰的使用成本非常的高昂,要像维持一支大规模的舰队,而且还得保证舰队里的主力舰都是最新锐的战舰,这对财政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这些情况不仅林哲清楚,海军的高层将领同样清楚,他们和路局相比就是小弟弟,陆军能够拿到手的军费是海军无法比拟的。

如何在有限的经费下,还要保持一直尽可能庞大并且保持先进的舰队,这就是诸多海军将领们日夜所思的事。

这种考虑,也就直接反应到了帝国海军的新战舰设计上。

比如说近海铁甲舰,实战中,近海铁甲舰的局限性非常大,并不是参与舰队决战的良好选择。

但是帝国海军在女蜗号战沉后,却是依旧选择了再动工一艘近海铁甲舰,是为帝喾号,而且这艘帝喾号依旧延续了女蜗级铁甲舰的一些典型特征,比如厚实的装甲以及较为强大的火力,但是航速以及适航性就不用提了。

帝喾号近海铁甲舰,标准排水量两千五百吨,和盘古级铁甲舰相当,但是其长宽比是非常低的,只有五点几,粗短的船体也就让铺设厚实的装甲带成为了可能,其装甲厚度达到了六英寸到十英寸,而炮塔的前段更是达到了十二英寸,防护能力仅次于蚩尤级一等铁甲舰,甚至还要优于帝国海军正在打算建设的装甲巡洋舰。

火力上拥有四门双联转的两百五十毫米舰炮,在两千五百吨的吨位上就装备四门两百五十毫米的舰炮,可以说是典型的小船抗大炮。

厚实的装甲和强大的火力,带来的就是帝喾号低得令人发指的航速,设计航速只有八节,搭载的煤炭数量也不多,续航能力只有可怜的一千海里,基本上跑远点就回不来了。

同时由于吨位有限,又装备了大厚度的装甲以及舰炮,造成该舰的重心过高,为了降低重心,不得不采取了低干舷。

这种低干舷遇上浪大的时候,海水很轻易就会涌上来,遇上暴风雨的话,估计跑着跑着就沉掉了。

低干舷设计,乃是1866年后各国海军通用做法,英国、法国以及帝国海军,新设计的主力铁甲舰或者近海铁甲舰清一色的低干舷,蚩尤级一等铁甲舰就是其中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