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清末枭雄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五百五十二章 英国人的顾虑(2 / 3)

作品:《清末枭雄

进入五六十年代以后,战争的伤亡率是大幅度提高,同样的各国军队对伤亡的承受能力也是得到了提高。

冷兵器时代,超过百分之十的伤亡率部队基本就得崩溃,前装枪时代的近代,伤亡率超过百分之三十也是难以承受。

但是到了十九世纪的后期,部队的伤亡率超过百分之五十是很经常的事。

而到了一战和二战时期,部队打光了更是常有的事。

可以说从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中期这一段时间里,战争的伤亡率不断扩张,部队的伤亡承受能力也是不断加强,当然了,这只是说一些正常的工业国家里,尤其是列强军队,那些落后国家的军队不能成为代表。

反倒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有了核弹这个大杀器后,世界整体保持和平,然后才会去注重一些什么降低伤亡,随便死伤个几百几千人就不得了了,甚至追求所谓的零伤亡。

今天联军的数百人死伤,对于联军来说并不算什么,甚至都没能打消他们继续进攻的念头。

不过对方的指挥官也不是乃木希典这种榆木脑袋,所以自然不会让士兵们去做无所谓的牺牲,他们改变了战术,开始分兵继续进攻。

中华军也是被迫改变防御战术,在多点进行防御作战。

如此的战况就是变成了多点小规模交战,整个战局呈现一种胶着的状态,中华军的伤亡也是陆续出现。

不过大家在这瓦胡岛上作战,而且都是属于兵力不多,补给能力也相当有限,这带来的弹药补给基本就是一锤子买卖,这用光了就没有了。

因此除了刚开始几天的战斗比较激烈外,后续数天的战斗整体上呈现一种僵持局面。

理由也简单,因为大家开始几天里把大量的弹药都给打了出去,如果继续无节制的使用,估计不用几天时间他们的弹药就会消耗完毕,到时候双方除了拼刺刀以外就没有什么好办法了。

双方陆地战斗的继续胶着,也是让双方的指挥官们相当头痛,这不管输赢都好,赢了最好,输了大不了投降,但是这种不输不赢的局面就是让双方都是相当的被动。

英法美联军可是跨越三千多公里进行远征的,最近的补给港口都在美国西海岸,这就代表着他们不可能一直停留在夏威夷海域,这待半个月左右没有问题,但是再久的话补给上就会出现问题了,尤其是煤炭以及淡水这些补给。

中华军方面的补给虽然便利一些,但是主要是煤炭以及淡水和食物这些,他们可以直接在火奴鲁鲁港进行补给,但是弹药以及兵力上的补给就非常困难了,因为帝国最近的补给地还是在日`本的江户,距离夏威夷可是有将近七千公里的路程呢。

不过哪怕是距离远,这补给还是需要补给的,帝国海军为了维持夏威夷方面的作战补给,从去年开始就是组织了总数十多艘船只的船队,往返日`本和夏威夷两地。

不过这一来一回时间太多,短时间内指望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