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清末枭雄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五百一十九章 三流工业国(2 / 3)

作品:《清末枭雄

机器棉纺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这几年的发展可谓是翻天覆地,1864年,国内生产的机织布约两千万匹。至于棉纱就更多了,因为国内很多纱厂生产的棉纱都是直接销往内陆地区,由当地妇女购买后自行织布的。

作为棉纺产业迅速发展的另外一个明证就是,1860年的时候,帝国进口棉花的数量只有四十万担,然而到了1864年的时候,进口棉花数量急剧增加到了一百八十万担。

而进口的棉织品,包括棉纱、棉布的数字却是连年下降,从1858年左右的数十万担降低到1864年代两万担。

棉纺产业的兴起,也是带动了国内棉花种植规模的扩大,按照农林部的推测,1864年国内的棉花产量已经是突破一千万担,棉花集中产区的棉农数量约有五百万户,而兼种棉花的农户高达三千万户。

和生丝产业的强大吸进能力,每年都能够为帝国赚取上亿甚至更多的黄金等贵金属外汇不同,棉纺产业的发展表面看起来没有生丝行业那么高大上,但是对于经济的带动能力却是要远远超过生丝行业的。

除了纺织产业这种能够快速拉动经济发展的轻工业外,一些重工业产业虽然说在产值,贡献税收方面不如轻工业,但是依旧是帝国工业的重要组成,而且是不可缺少的。

而代表着十九世纪工业发展指标的钢铁和煤炭这两项,帝国近几年的发展可谓是快速无比!

1864年,帝国现有的三大钢铁厂以及若干小规模的钢铁厂加起来,原钢产量约三万吨,生铁产量约五十万吨。

煤炭虽然发展也很迅速,但是受限于时间因素,所以1864年的煤炭产量只有约六百万吨,这个煤炭产量远远无法满足帝国的对煤炭的庞大需求,每年都还需要大量进口煤炭,尤其是优质煤炭,主要是从越南、澳大利亚进口煤炭,1864年,帝国向越南进口了约五十万吨的煤炭,而且大多都是优质无烟煤。

作为对比,英国的原钢产量约为三十万吨,生铁产量约为五百万吨,煤炭产量约为一亿吨,帝国的钢铁煤炭产量和英国比起来,那差距大到让人足以窒息。

不和英国比的啊,和其他国家相比,比如法国,他们的原钢产量约为六万吨,生铁产量约为一百万吨,煤炭产量约为一千万吨,这法国人的产量大约就是帝国的两倍。

而普鲁士方面,他们的原钢产量约为八万吨,生铁产量约为百万吨,煤炭产量约为三千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