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清末枭雄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三百五十四章 清军出击(2 / 3)

作品:《清末枭雄

他们认为现在的局势固然有些紧张,但是也没有让他们害怕甚至转身逃跑的地步,这要是换了其他一支军队来,面临着六七倍敌军的进攻,而且己方随时可以主动撤退避战的时候,估计早就撤退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了,但是中华军却是没有。

这是一种用无数胜利建立起来的庞大自信!

就连那些普通的士兵听完有着六七万清军朝着他们而来的时候,也没有说一个个面如死灰,甚至都没有多少人露出紧张之色,有些老兵油子还笑呵呵说着:“这些蛮子又来送死了!”

当然了,尽管第一师上到宋向堂这个师长,下到那些普通士兵们没有面临大敌的紧张,但是他们的基本战术素养让他们快速挖起来胸墙以及壕沟等工事了。

在军官们的指挥下,不管是第九协防师的士兵还是第三师的皇家陆军士兵们,一个个都是挥舞着锄头,铲子等各种工具构筑起防御工事来。

值得注意的是,他们构筑的防御工事和上海之战的时候不一样,中华军在上海和英法联军战斗的时候,构筑的防御工事以壕沟为主,而胸墙则是作为辅助,这是因为英法联军的炮兵力量过于强大,而中华军的炮兵又无法压制联军的炮兵,所以构筑防御工事的时候就格外注重防御敌军的炮火。

而胸墙和壕沟相比起来,壕沟的防炮击效果要更加良好!

但是和清军、太平军作战的时候,中华军构筑防御工事的时候却是以胸墙为主,壕沟只是在个别地方、个别时候才会大规模使用。

这是因为清军以及太平军的炮火力量实在太弱,即便有一部分火炮但是中华军的炮兵往往也能够成功压制他们,这没有大规模火炮的威胁,胸墙就比壕沟更加便利了,同时构筑起来也比较省事。

在构筑胸墙等防御工事的时候,可以看见第一师所属的工程连的工兵们用着比其他部队更加高的效率工作着。

由于作战中需要经常挖掘工事,一开始中华军是动用辅助兵力也就是协防军来挖掘工事,使用的也都是普通工具,但是在实战过程中,往往由于时间紧急,而这些非专业的辅助部队构筑工事的速度比较缓慢,如此也就需要了正规军的加入。

如此也就促成了中华军里新的兵种成立,即是工程兵的建立,中华军先是在第六军实验性的成立了工程兵,而后迅速推广,在每个步兵师都是建立了单独的工程兵部队,不过虽然规定编制是一个工程营,但是受到实际影响,现在除了第六军的第八师以及第九师外,其他部队的工程部队都是不满编的,比如说第一师就只有一个工程连而已,建立的时间也只有三个月。

这支工程连使用的工具都是比较专业的施工工具,比如说最简单的铲子,都是专门设计的小型工兵铲。

当然了,这工兵铲也后世的那种极为便利的折叠型、可铲土的同时还能用来肉搏的工兵铲自然是天差地别的,这工兵铲甚至都不是钢制,而是普通的铁制。

至于原因,自然是因为成本问题。

这年头的钢材价格可是昂贵无比,别说这工兵铲了,就算是用来铸造火炮都嫌贵,只有在一些特殊的零部件上使用钢材。

这年头的钢铁工业,说是钢铁呢,但实际上大部分还是生产铁为主,江南矿务公司所属的江南钢铁厂里,全年的钢材产量也不过数千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