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清末枭雄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九十章 预算赤字(2 / 4)

作品:《清末枭雄

只是那些军粮被军方直接就给扣下充当军粮了,移交给财务部的金银等财物也只是过了过手,还没捂热呢,就是被军方提走三十万充当军费,然后又是扬州善后费用,这打了扬州一战,缴获到手的钱转手之间就是被花了个精光,一毛都没剩下。

林哲听着泰竹磐诉苦,也是有些郁闷,按照道理来说自己的中华帝国占据浙江、苏南等富裕地区,应该是不缺钱的,但是那里会想到需要用到钱的地方越来越多,去年的时候支出的都是几万两几万两银子,但是现在都是几十万几百万砸下去,这赚的越多花的也越多,似乎永远都不够钱用一样。

翻看着泰竹磐带过来的报告书,上头列有财务部预计的今年财政收入预算,而后头还有支出预算,两者一对比,缺口竟然高达五百万圆之巨。

目前中华帝国控制区只有浙江、苏南。而江北、福建北部、皖南这三个地方刚打下来,只能算是军事控制,对财政贡献有限。

按照地区来划分的话,商贸区大约可以为中央财政贡献一千万圆的岁入,除商贸区外的苏南地区,大约可以为中央财政贡献两千五百万圆的岁入,浙江大约可以贡献一千万圆的岁入,另外上海、宁波两地海关大约可以贡献一千万圆的岁入。

上述总额大约在四千五百万圆左右,而按照税种来区分,那么占据大头的则是工商行业。

仅仅是拥有独立行政体系的商贸区一地,其千万收入就完全来之于工商税,江苏、浙江两省的工商税加起来大约在八百万,另外盐茶也有一千万左右,海关也有千万左右。而苏南、浙江两地的田赋才多少?苏南也不过八百万,浙江更多只有三百万不到。

工商和农业税收的比例大幅度颠倒,这在太平天国之前是没有的,开始出现是清廷实行厘捐制度,而中华帝国成立后,整合厘捐为各种工商税种,进一步加大了对商业税的征收力度,如此就导致了在新生的中华帝国里,其工商业的税收收入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主力位置。

以往被封建王朝视为根基的田赋反而是降低到次要地位。

仅仅依靠苏南、浙江两地就取得四千五百万银元的岁入,这个数字任谁看都觉得不可思议,但是这就是事实。

但是如果你觉得这预算收入多不可思议,那么看到了财务部那边给出的财政支出预算就会更加惊讶了。

包括军费、行政支出、战后重建,以及各种乱七八糟的支出加起来,财务部那边给出了总额五千万的支出,比预算收入足足多了五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