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清末枭雄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四十章 暴风雨夜的前夕(2 / 4)

作品:《清末枭雄

面对林哲搞事实上的割据,虽然清廷已经是恨不得把林哲一口吃了,但是依旧不得不继续忍着,林哲的折子被咸丰帝留中不发。

也没有对林哲扣留苏南、浙北、皖南等部分州县的赋税而说什么,摆出了不管不问的态度。

这是一种鸵鸟战术,清廷既不给林哲什么督办江南军政事务的名头,也不对他扣留江南赋税而进行惩罚之类的。

总之就是当做不知道!

而另外一方面,咸丰帝再一次发下上谕,要求李鸿章的江淮新军年内要扩军到万人以上,同时诏令各地八旗、绿营广办新军。

办新军要钱,清廷虽然还穷的叮当响,江南余胜军控制区的赋税也是被林哲扣留了,但是清廷依旧掌控着全国大部分地区,而在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相继覆灭后,虽然说损失惨重,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说清廷也是减轻了极大的负担。

要知道之前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可是有兵数十万,每个月需要耗费无数的军饷、粮草、军械,如今这两股大军相继覆灭后,朝廷自然不用支出海量的军费,从而可以腾出更多的军费用以办新军。

此外由于清廷已经无法从洋人手中购入洋枪样炮,而之前和春虽然和林哲达成了以战马换购洋枪、火炮的口头协议,但是自从林哲宣布扣留余胜军控制区内的赋税充当军费后,这种交易就是停止了下来。

前后持续一个多月的交易里头,和春只换到了一千支洋枪和五六门的旧式火炮后就停止了,为此他还付出了高达五百匹战马的代价。这算下来一支滑膛洋枪的价格,包括刺刀,配送的弹药等一套下来高达二十两银子,并不比1856年型小口径米尼步枪便宜。

外购军械无门之下,而清廷对洋枪的需求量非常多,所以曾国藩首先上书,请求开办军械局,并首先在老巢湖南开办了湖南军械局,用以生产洋枪样炮等。

后李鸿章也是联通其他几位督抚上书,请求开办军械局,这一次清廷为了保障军械局处于自己的控制中,是打算在天津设立一个军械局,也就是天津军械局。

至于这两个军械局什么时候才能够大规模量产洋枪样炮,那就得看清廷的投入力度了。

而从清廷的这一系列手段来看,摆明了是想要以鸵鸟政策拖延时间,然后埋头发展新军,最后期望利用新军和林哲的余胜军一战。

面对清廷如此反应,林哲惊奇于他们的忍耐力的同时,也是毫不客气的全面接管了余胜军控制区内的军政事务。

至此,虽然说林哲尚未公开化的造反,但实际上已经是撕破了脸皮,林哲和他的余胜军已经走上了独立割据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