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从酋长到球长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四十八章 上中下三策(上)(1 / 5)

作品:《从酋长到球长

焦头烂额地为了将附骨之疽安放在泰国而与各级官员谈判的过程中,一艘小船从北大年飘然而至,带着北大年商馆的书信,畅通无阻地来到了陈健的驻地。

检查了信件的印信后,送信的连同跟随而来的一名明朝商人来到了陈健的房间。

那名来自大明的商人三十多岁,常年在外且是凶险无比的大海之上,脸上难免有些骄纵之色。

信上说,这名商人有计策可以通商,而且有门路帮着沟通,商人又说时不我待神色焦急,所以便派了小船送到阿瑜陀耶,与陈健面谈。

这商人侧坐在椅子上,陈健叫人送来茶水,却没有开口直接询问通商之类的事,而是笑眯眯地问道:“老兄尊姓何讳?家居何处?”

商人也急忙半起身,叙了姓名乡贯,陈健又说了些海上风险见闻之类,气氛也就逐渐熟络起来,只是仍旧不按陈健所言称其陈兄,只叫总督。

又说了一阵,便转到了正题上,商人笑道:“总督阁下若想通商,我却有几个办法。”

“但说无妨。只要用得上,当初所许诺的财物谢礼必不可少。”

商人连忙称谢,说道:“阁下若想通商,有上中下三策可取。我便说出,阁下任取其一。”

陈健哈哈笑道:“既是上中下三策,必是取上策,难不成还会取下策?昔日田忌赛马,马虽分上中下三驷,可以上对中、以中对下、以下对上,然而论起来终究只是一策。”

憋了这么多年,总算能说个熟悉的典故,明知道用在这里并不恰当,可还是忍不住脱口而出。这算是一种极为特殊的感情,也知道这样说有附庸风雅的嫌疑,可还是忍不住。

就像是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就算口音变得古怪也总想要说一句不是味道的乡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