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辛亥之钢铁基地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三百七十五章 施里芬计划(1 / 3)

作品:《辛亥之钢铁基地

PS;不一样的一战,大家想看到德意志帝国什么样的命运呢?说实话,小白君算是半个德粉。

阿尔贝国王的信件改变不了比利时的命运,威廉二世的回信也将充满敷衍的语句,因为此时的德国陆军即将进入比利时,因为德国陆军总参谋长施里芬伯爵主持制定的施里芬计划即将展开。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1906年德国陆军总参谋部发生的一件大事。在陆军总参谋部具有崇高威望的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总参谋长,因为培养接班人的需求和自身年龄的增大,向德皇威廉二世提议由小毛奇中将接任总参谋长的职务。

这个提议可以说是众望所归,在19世纪到二战结束前,世界陆军之强,莫过于德国,而作为德国陆军的最高指挥机构的德国参谋本部,特别是一战前的德国参谋本部,更是藏龙卧虎、人才辈出。在参谋本部历届总参谋长中,成就最高的莫过于俾斯麦时期的毛奇。

这位率领德国陆军先后打赢了丹麦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统一德意志的总参谋长,在德国陆军中被尊为神明一般,而毛奇,正是小毛奇的叔父。

小毛奇就是在这种崇高的声望下长大并进入德国陆军,他先是参加普法战争,服役于掷弹兵第七旅,后入读战争学院,在1880年加入参谋本部,此后平步青云。毛奇去世后小毛奇成为威廉二世的副手,加入了皇帝的权力核心,1902年晋升中将。

小毛奇身材健壮高大、长着一副宽大肩膀,待人和蔼、举止端庄,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因此极受皇帝的宠爱。威廉二世认为,在宫廷中一个人的外部仪表即所谓的“堂堂的军人形象”也起着重要作用,他深信,总参谋部由第二个“毛奇”领导,会在世界上产生极好的印象。

毛奇遗留的巨大声望,让所有人出于一种神秘感而对小毛奇尊重,他们下意识的相信小毛奇会像他的叔父一样带领德意志走向胜利。

皇帝喜爱、施里芬极力推荐、陆军内部信任,可以说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小毛奇担任总参谋长。但恰恰所有人都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小毛奇本人并不愿意接替施里芬,他甚至不愿意继续在参谋本部任职,更愿意担任某一集团军的负责人。

“我亲爱的尤里乌斯(即尤里乌斯-凯撒,威廉二世习惯这样称呼小毛奇),为什么固执的拒绝之一巨大的荣誉呢?”威廉二世当时这样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