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辛亥之钢铁基地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三百五十二章 华夏梦之满囤卖粮(1 / 4)

作品:《辛亥之钢铁基地

1909年的六月,骄阳似火,洛阳东郊十公里左右的王桥村,能找到的空地上都被晾晒中的小麦占领,就连经过王桥的县级公路上都铺满了粮食。交通部门联合村委会多次整治,但收效甚微,每到麦收时节都会出现这种情况,村民们的理由也很充分,天大地大粮食最大,不晾晒麦粒,等着发霉吗?一年到头就这几天最关键!

刚刚经历过饥荒不久的河南人最能体会没有粮食的痛苦,因此上级部门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熬过这几天就好了。

傍晚时分满囤收起小麦、装入蛇皮袋后,推着小车回到家中。从水缸里舀起水大灌一通,浑身舒爽通透,一天的劳累似乎眨眼间消失,晚饭之前还去村外的河里洗了个澡,回到家就看到隔壁的王婶端着水饺等在自家院子里。

村子人朴实,又有联防队员,因此出门不远时不会锁上大门。满囤接过王婶的水饺,换上自家碗,然后将王婶的碗递过去。

“婶子,我吃不了那么多的。”满囤憨厚的笑着,饥荒年份,满囤的家人都死光了,那时他才十五岁,靠着村里人的接济才活了下来。踏实肯干的满囤很得村里人喜欢,饥荒过后日子逐渐好起来,但乡亲们还是经常给满囤送东西吃,农村女人们通常很会做饭,满囤得以享受到家的味道。

“说啥呢,你不是也帮婶子家收麦子吗?现在日子越过越好,家里不缺那点白面,可不比以前喽,一个村子能饿死一半!”说着王婶又哭起来,娘们就这一点不好,痛苦的回忆很容易勾起泪腺的分泌。

送走王婶,满囤一面吃水饺一面盘算。改朝换代后自己分到了两亩地,村委会的人照顾自己,给的都是好地。这些当初都是地主家的地产,******后地主逃难的逃难,饿死的饿死,村子里的地就便宜了当初的佃户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