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浩然止戈 / 章节正文阅读

第31章 中举(1 / 4)

作品:《浩然止戈

三月末,春闱落幕,全国各地监考纷纷回京复命。

这一届的科举,不如意的考生恐怕有十之五六,便是自诩天下士林的江南道,也传出来诸多怨言。当然了,这些话多半也是失意书生的酒后胡言乱语,顶多也就是在自己那个小圈子里牢骚几句,万万不敢明目张胆地抱怨。

先帝驾崩后,当今天子能兵不血刃地坐上龙椅,可不是兄弟和睦手足情深。没有铁血手腕与强大力量的支撑,几位气概不输枭雄的藩王能心甘情愿替赵汐安心镇守一方?

纵观近百年朝代更迭,政治二字最为冷冽,无非是战国时纵横术士捣鼓出来的冠冕之词。本朝大儒林觉臣就直言“政治”便是“权利”,那些口口声声为社稷政治的读书人,说穿了还不是为名为利。

先帝赵括掀起狼烟,马踏六国后不急于整治,也算是良苦用心,再加上临终前钦点季书宣为太子少傅,可谓是替赵汐上位留下了大大的伏笔。

自古帝王心术就保守诟病,无外乎恩威并施,难有两全。可赵汐唯独这一点做得很好,独独施恩,与季书宣一个白脸一个红脸,每每看似昏庸决定,都由季书宣横插一脚唱反调,一唱一和之下,王位反而愈发牢固。

此情此景看似与战国时的君臣相宜如出一辙,实则季书宣不过是自甘傀儡,更加注重集权。

南朝为何崩塌?还不是藩王割据皇权分散?这些年季书宣大力改州换道,分设经略使、节度使,一文一武,架空了几位藩王,赵汐算是彻底没了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