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浩然止戈 / 章节正文阅读

第22章 先后三人(1 / 2)

作品:《浩然止戈

左成业翻开面前那本手札,又黯然合上,不去碰它,似乎这本手札很是烫手。

“近半百岁月,这本手札被誉为江湖人最为梦寐以求的秘笈,其中,记载了甲子之前货真价实的天下第一人的武道心得。”

左成业摘下腰间酒囊,倒了一杯给自己,开始娓娓道来,“南朝末年至延平元年,这本手札的消息传开来,无数高手趋之若鹜,江湖上可谓翻起了滔天巨浪。陆幼安本人随着战事落幕也销声匿迹,不过这本心得,是他赠予我教教主的。”

“说句实在话,真正顶尖的高手,从来都不屑什么武功秘籍,全凭自己一路摸索攀爬。正如我教上代教主,天资卓越,一年一层境界,若非陆幼安与教主先后失踪,天下第一人是谁恐怕还得商量商量。那些为了这本册子找上我们教主的,自然也等于蚍蜉撼树。

其实陆幼安的巅峰期应该在他五十岁之时,之所以数年后仍有那场杀敌一万的惊天本事,并非境界更高,而是他已经抱着求死之心。大战过后,陆幼安侥幸留住性命,却已是江河日下。

我教教主找他切磋之时,陆幼安当时的修为境界一日不如一日,此事自然也就不了了之。当年教主回来之时,与我大概说了一番经过,却不料几日之后又突然离开,从此再无消息。”

春夜渐深,徐墨澜从灶膛拿出几块早就烧透的木棍搁在铁盆里,用以取暖。换做平时肯定不会这样,只不过左成业毕竟看起来如古稀老人无异,徐墨澜也不知道面前老人功力深厚足以御寒,这才多此一举。

关紧屋门后坐下,徐墨澜也不矫情,老人倒酒他便喝酒。

渐渐打开话匣子的左成业对徐墨澜印象不差,当然也与他看穿这个年轻人的本心不无关系,便无所顾忌道:“这本武学感悟在世的消息,是我放出去的。用老教主的话说,能与这么多高手过招切磋,本就是天上掉馅饼的美事,多多益善。”

“是刘庭芝么?”徐墨澜会心一笑,但仍有些觉得不可思议,突然好似想起了什么,拿起那张信笺疑惑道:“难不成这张纸就是他与陆幼安约战的信函?”

左成业低头喝酒,竟然老脸一红。教主行事不按常理,这约战也太不正经了点,也难怪徐墨澜大惊小怪。

陆幼安既然是当时的天下第一,与之比武已是荣幸,有此机遇的高手无不急着昭告天下,他刘庭芝倒好,写几个字过去就要开打。身为青竹林的创始人,再看如今青竹林的行事作风,上梁不正下梁歪,不是没道理的。

虽然志不在江湖,但短短几日,陆幼安对徐墨澜的影响已经不小,更是被他排在了心目中千年以来第一人的荀况之后。所以这个能与陆幼安比肩的刘庭芝,却是勾起了他不小的兴趣。

最近与唐宁相处久了,就是他不想听,唐宁也会碎碎念,一来二去就知道了许多江湖事。

陆幼安成名于南朝初期,而且毕生效力于朝廷,与江湖速来无瓜葛,如今不为人知情有可原。但刘庭芝身为青竹林创始人,而且听老人的口气,修为比之天下第一的易春秋不差丝毫,竟然同样没有半点消息,这就有点说不通了。

左成业惭愧道:“江湖人,从来都是后浪推前浪,代代新人总要高过前人,唯独陆幼安,前无古人,算上当世高手,仍可以说是后无来者。教主身为百年难遇之奇才,修为进步之快比陆幼安尤有过之,心中自然有股傲气。

怎料陆幼安刹那芳华,一役过后再也不复巅峰战力,未曾正面战胜他,是教主平生最引以为憾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