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浩然止戈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5章 答卷(1 / 2)

作品:《浩然止戈

长安城内,平阳如今最为位高权重的一人,正在自己衙门内办公。

吏部尚书季书宣须发花白,但在人前始终没有疲态,面貌精神,而且不着官服,喜欢穿着白衫长袍。此时,自然是坐在吏部衙门内,俯下身仔细地看着这份本该交由礼部而最终却被他截下的答卷。

一般来说为了给考官留下好印象,考生多半用端正的行楷书写,而这篇文章的字反而偏向行草,而且通篇连绵回绕少有顿挫,似乎不像是临场写出来的。答卷内容并不高深晦涩,只是条理清晰,读起来顺畅流利,但论点明确,见解通透,又绝无照搬典籍的痕迹。

“能知人善认,不拘小节,用人之所长,避人之所短,疑人则不用,用人则不疑,驽架群雄为己所用、誓死效忠者,乃上上才。

能独挡一面,行事警惕、有始有终,思维精密,筹划能深谋远虑,有运筹帷幕决胜千里之外者,乃干才也。

独具慧眼,知人长短;思想深邃、独到,眼光明查善辨,能洞悉世间百态;行事果断,公私明了;深明大义,不计前嫌;谋划有方,独有建树者,乃智才也。

满腹经纶,学成五车;博古通今,明辩事理;文采可酌日月,字句如金玉;名利淡薄,爱争分明;两袖清风,大有君子之风;意志坚定,不随波逐流者,乃儒才也。

艺高胆大,胆识过人,颇有韬略;行事专一,临危不惧、善断;忠诚厚道,待下仁义,对主忠贞,无二心,有誓死效忠之心者,乃忠才也。

通一技,技法精妙、独创,技艺有如炉火纯青;思想豁达,锐意开拓,有探索求新之心者,乃专才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思想贤明,锐意上进;触类旁通,不故步自封;乐学,与时俱进,讲实干;有用之则专之之神者,乃通才也。

能言善辩,思维敏捷;舌战群雄,犹如行云流水;内能安上服下,外能独挡一面,解冻僵局;巧舌如簧,言出则众服者,乃说才也。

深明孝义,恪守孝道;持家有方,老少皆欢者,乃孝才也。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仪态祥和,宠辱不惊;行事圆滑,方圆有度;德才兼备,诚信待人者,乃圣才也。

才无高下,德无轻重,故此十才,得其一便谓有才,得其十者是为圣人。”

季书宣视力不如年轻人,眯着眼凑近看了许久,总算把这四百余字读完。随后卷起卷纸塞入袖中,一言不发,急急忙忙走出了吏部衙门。

原本皇帝赵汐早就打好了招呼,待翰林院各位大学士传阅评注过后便先送至御书房,季书宣凑巧到翰林院议事,这不就截胡了么?

换做旁人要想阅卷,恐怕还得问过这些正一品的大学士们答不答应,然而奈何季书宣贵为文华殿大学士,又是当之无愧的文臣一把手,一群老臣自然不会说什么。再说了,谁不知陛下一直视季大人亦师亦友,放眼皇城之中,再无第二人有随意进出御书房的权力,季书宣身份之特殊可想而知。

深受圣恩不假,季书宣倒也不敢真惹急了皇帝,这不就赶忙把这份考卷给送来了么。门房太监见是尚书大人前来,早早就露出了笑意低头躬身行礼,随后声音不轻不重道:“禀陛下,吏部尚书季大人觐见。”

在御书房门前当值的太监本就身份不低,寻常二品官员见到他恐怕还得先停步打招呼,也就是如季书宣这等极尽尊贵的人物,才会让他放下架子。他向内禀报,形式多过内容,故而等皇帝赵汐声音传来的同时,房门也顺理成章地推开了。

赵汐年近五十,属于历代皇帝中少见的刻苦勤政之君,执政十年来,除去天灾和特定大事,每日早朝几乎雷打不动,故而即便起居舒适饮食讲究,两鬓也生出了几缕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