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琼台万宁(1 / 2)

作品:《重生之大唐逍遥王

没想到崔瑾居然会亲自动手,士卒们吓了一跳,但崔瑾却让大家抓紧时间打桩。柴令武扶着桩子,崔瑾拿起榔头敲打,俩人配合得很好,比那些士卒的速度还快学多。然后是捆绑绳子,一步步往上爬。柴令武不放心,要上去,被崔瑾拒绝了。“表兄,你这身子骨太强壮了些,还是小弟上去的好!”崔瑾拉着那绳梯子就快速地爬了上去,动作矫捷得如猿猴。

很快,便够着了这个燕窝,瞧了瞧里面,没有小燕子,正好拿下,放进后面的小背篓中,这还是在吕松岛上编制的,没想到如今却用上了。接着,也有不少士卒已经开始采摘燕窝,都谨遵柴大总管的命令,但凡有小燕子的窝都不得碰。

一边采摘,一边打桩结绳,人多力量大,这洞穴大,加上如今几乎还无人采摘,居然一半天的功夫就摘取了近千个燕窝。而那最高处,已上百米,着实太过危险,所以便不许士卒们上去采摘了。对于钱财来说,人的生命更是无价。

走出洞穴,李治等人已经等得有些焦虑,虽然士卒们不断禀告洞内的情况,但想到要攀爬那么高、那么湿滑的岩壁,又知道崔瑾亲自上去采摘,让大家很是揪心。

顾不得查看那些洁白晶莹的燕窝,崔瑾一掀开头盔,便被李治扑了个满怀。“表兄,你没事儿吧?怎每次都如此冒险呢?让稚奴好但心的!”李治慌张地说。

崔瑾拍拍他的肩,笑盈盈地道:“这不是没事儿吗?放心,表兄小心着呢,令武表兄也在下面看着。”

柴令武撇撇嘴:“某都替你揪着心呢,那么高,那么滑,某在下面连出口大气都不敢,就生怕惊吓到你。”他夸张地拍了拍胸脯,觉得自己的心还在砰砰乱跳。幸亏稚奴当时没有在场,否则,不知会担心害怕成怎样了?反正,他以后是再也不会吃这劳什子的燕窝了,果真是采燕人的血汗与生命啊!

如今,不仅是柴令武,柴绍等人和世家代表们有如此想法。以后,这燕窝是真不忍心吃了。

最后,一统计下来,统共采摘了五千余个燕窝,这还是半天的时间。柴绍与众人商议了一下,决定留下部分人员继续在此采燕窝,其余人等就到琼台一游。

从大洲岛到琼台,也不过小半个时辰便可到达。因为距离近,所以在这些船舶驶近时,早就被对岸的渔民见到,并赶紧报告给当地的官府。

如此高大的海船,上面高悬的旗帜,无不表明了来人的身份极为尊贵,所以一层层地上报,万宁县衙官吏们居然也能在柴绍等人靠岸之前便到了海岸边等候。

万宁县的县令、县丞、县主簿、县尉以及那些有头有脸的乡绅一大群人全都恭候在岸边。见到那高大如楼宇的船只,一个个都屏住呼吸,天啊,这比三国东吴时的楼船都还要壮观,主要是那包裹着船身的铁皮,让他们连连惊叹,这简直是刀枪不入了,被这样的船只碰撞,那只有船毁人亡的份儿了!什么时候大唐能制造这样的海船了呢?

崔瑾见到这大群人,有些不解,如此近的距离,怎么就没人上大洲岛采摘燕窝呢?随即又想,也幸亏无人去,不然,那岛上的燕窝早就没有了。不过,除此之外,在印度、东南亚、马来群岛及爪哇西部等地也有金丝雀栖息地。哼哼,只要占领了那些地方,只要科学合理地开发,还怕没有源源不断的燕窝吗?反正后世这些国家或地区对华夏都不怀好意,都是西方某大国制约华夏的武器,还不如就此将他们消灭在尚未萌芽状态,让这些种族永远成不了气候。

乘坐侦察船停靠到岸边,走上跳板,士卒们首先上岸,将一干人群全都撵开。

一名校尉大声喝道:“本地官吏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