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宋之枭雄卢俊义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四十四章 整军备战(1 / 5)

作品:《宋之枭雄卢俊义

在宋金之间缔结海上之盟的过程中,高丽国内的斗争也开始图穷匕见,愈演愈烈。

宋政和七年五月,高丽名将尹瓘纠合高丽王王俣的亲信金灿、安甫麟、金富轼、朴昌等人,预谋刺杀高丽权臣李资谦。奈何此事已经预先被李资谦手下拓俊京的心腹朴德欢知晓,告知了拓俊京。李资谦兴兵围捕,金灿被李资谦抓住处死。

尹瓘等人在朴昌外甥朴德双规劝下,当机立断挟持高丽王王俣逃出王宫,汇合尹瓘的部下,再利用王俣聚合那些不属于李资谦的势力,从高丽首府开京一路退到高丽的东京(高丽王朝效仿大宋设立东、西、南京)。

因为尹瓘颇得军心,加上有高丽王的号召,高丽汉江以南的大部地方都迅速投靠了尹瓘。李资谦则宣称高丽王王俣病死,拥立王俣的儿子王锴为新的高丽王。李资谦一开始就把持了朝政和大部军队,大半个高丽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一时之间真假难辨,许多势力保持观望。

李资谦的大将拓俊京善能用兵,已领十五万兵马逼近洛东江,而尹瓘只有十万人马。但因为朴德双经朴德欢处屡次得获拓俊京部的军情,然后献策于尹瓘,尹瓘军多次大败拓俊京部。好景不长,紧随其后的数次战役中尹瓘部的军事秘密也被对方的朴德欢得知,献给了拓俊京,使得尹瓘也接连大败数次。

连番大战之后,拓俊京的人马缩水到九万,而尹瓘损员到六万人马,由于损员过多,两军暂时没有轻举妄动,在洛东江两岸保持了对峙局面。

高丽王王俣急于报仇,想要铲除李资谦这个乱臣贼子,而尹瓘却无力渡过洛东江攻破拓俊京的防线。正一筹莫展之际,朴昌的外甥朴德双建议:“宋淳化四年,我大高丽受制于辽,在受辽之册封,奉其正朔的同时,仍不时向大宋贡奉,大宋待我大高丽也一直深厚。现大宋皇帝赵佶当政,更加优待我大高丽来使,升我大高丽使为国信,礼在西夏国之上,与辽人皆隶枢密院,改引伴、押伴官为接送馆伴,而其他朝贡国从未享受如此殊荣。今年二月,大宋皇帝亲御右文殿策试我国进士,三月,更赐我国进士权适等四人上舍及第,这是大宋专为我国士人举行的一次进士考试。可见大宋一直视我大高丽为友邦弟国,定然不会袖手旁观,且大宋国以仁义忠孝治国,最憎恶乱臣贼子,我等若前往大宋搬来救兵,定可扫平李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