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文娱抗日上海滩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六十四章 不可接受的妥协(第一更)(1 / 5)

作品:《文娱抗日上海滩

汪精卫于一九零三年,公费去往日本留学时,曾亲眼看见日本由虚张声势的衰弱,在获得中日甲午战争的巨额赔款后,飞速的发展与强大。

所以,自中日两国对抗开始,便不认为中国可以战胜日本。汪精卫曾有言道:“须知数十年来,中国军事经济,在物质上着着落后,固不待言;即组织上亦幼稚不完善。”

另据记载,某次汪精卫曾问冯玉祥,大家都呼“抗战到底”,这个“底”在何处?冯说打到“日本无条件投降”便是底。在汪精卫这个秀才听来,“这简直是一个丘八的狂妄无知”。

所以,汪精卫自一开始选择的路线便是对日本人妥协。

至此,便牵出一个历史性的谜团。当年汪精卫在重庆,在由戴笠的军统无孔不入的重庆,是如何做到联络日本人而不被发现的?又是如何顺利离开重庆的?军统连自己人都有例行监视,为何单单漏掉了汪精卫一人?而汪精卫在离开重庆时,又为何给蒋介石留书道“今后兄为其易,而弟为其难。”?

而在《李宗仁回忆录》中,又为何会说——“说一句公道话,汪兆铭当了汉奸,却没有做积极破坏抗战的勾当。他投敌后,向与其渊源最深的将领,也未尝作片纸只字招降,如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和第五战区内第十一集团军司令黄琪翔。大义所在,汪氏也知道自我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