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亮剑抗战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二百七十五章 慢慢来(1 / 1)

作品:《亮剑抗战

印第安人最先竖起了反旗,直接喊出了独立的口号。如同一团散沙的印第安人,现在竟然联合了起来,建立了类似长老会的联合组织,来一起推动印第安人的独立。而独立的范围已经不限于那一块块被分割的保留地,而是直接喊出了回归故土祖地的口号。这样的口号有些不现实,除非把美国人都全部打趴下。要不然他们绝不会放弃五大湖区和美国东海岸的富饶之地。即使美国政府说放弃。美国平民也会拿起枪,用实际行动对所有人宣告。他们绝不会答应离开他们已经繁衍了数百年的家园。

就连李伟陛下也没有把握在短时间内实现这个目标,这个目标只是为了鼓动普通的印第安人,也更能引起美国人的慌乱,顺便多一些讨价还价的本钱而已。印第安人最现实的目标是以前美国人答应的以密西西比河为界的整个西部。

这样的目标靠着四十多万印第安人也同样难以实现,于是他们也拉上了中华帝国人。应该说是,中华帝国人主动联系了和西方文明世界隔绝疏远的他们。源于同样的皮肤和一些近似的文化,加上一帮中华帝国专家拐弯抹角扯上的关系,在一帮外交家的忽悠下,印第安人绑上了中华帝国的大船。美国人也同样不知道,基地的间谍们以及靠着相似的模样混在印第安人中的基地士兵,在联合印第安各部落以及与中华帝国结盟等诸多事情上发挥的作用,但他们却侦查到了这些人在印第安人拿起了现代化的武器转变战斗方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美国的印第安人虽然才恢复到了四十多万人,但全民皆兵的他们能凑出十多万大军,借助中华帝国后勤基地在世界各地的支援装备上了ak-47和加兰德等枪械的他们,直接用一场场屠杀式的战斗告诉美国白人,他们的决心、实力以及他们的要求。如果是平原上的对战,绝对是武装到了牙齿的美国白人军队获胜,但是印第安人选择的战场是山地以及突袭城镇的巷战,身处美国腹地的他们所面对主要是拿枪自卫的美国白人平民,或者是警察,最多冒出一队国民警卫队的民兵组织。

在一开始的时候,正规军还不以为然,当事态越发展越糟糕的时候,美国高层突然发现他们的军队不够用了。

或许在战场伤亡和被俘等损失的军队被不断的补充上,美国人还能维持一千万的规模,但北边驻扎着三百多万大军还略显不足。另有二百多万军队是属于后勤和军工,三百多万大军是属于海军,分别护卫着东西海岸,以及澳洲和太平洋大西洋上一些岛屿的安全。

比如新西兰上就驻扎着二十多万美国海军,加上关岛、马绍尔、萨摩亚、斐济等留在太平洋上的海军总人数就超过了一百万。南方中华帝国国防军在欧战如火如荼的时候暂时停止了进攻,并且进入胶着,暂时没有太大威胁,不过也牵扯了二百二十万的军队。

这样只有百万左右的军队散布在全美,维持内部的安宁。地域辽阔的美国本土使得洒下这点人去,在某一个区域根本看不到多少。和平时期,还能应付各突发事件,但在此时印第安人集体造反的情况下,一点半点的军队根本不顶用。而且这些维护地方安宁的部队还需要担负起另一个艰巨的任务。

然后美国黑人们也闹腾了起来。如果说印第安人只是在西部的荒凉偏远引起震动的话,黑人们的暴动则是直接在美国各心腹之地把美国白人社会的最脆弱的地方捏爆了。社会地位低下的黑人们平时被限制了武器的使用,设置连拳头也被限制,平时只能被动的挨打甚至被杀。

黑人们的愤怒早在二十年代3k当最为猖狂的时候就已经在积聚到了巅峰,虽然二战需要劳动力而放松了对黑人的压制,但美国黑人还是一群连屁民都不如的贱民,愤怒依然可以随时点燃。

李伟陛下出现了。给了他们几个激进的领袖,也给了他们大量的美式武器,于是极端的黑人恐怖组织出现了。有了枪杆子的撑腰,到处出现的他们以牙还牙的报复白人,奸淫辱掠无所不做,在美国各地都制造着恐慌。

暴怒的白人以更为残忍的方式报复黑人,逼得更多的黑人参与了进来。

黑人们和印第安人不同,他们没有政治口号,只为复仇报复,稍有远见的组织喊出的也不过是提高社会地位,允许自治的口号。他们和印第安人一样,一手举着自由的旗帜,一手举着解放的旗帜,遥相呼应着北方的中华帝国大军。

在美国人内忧不断的情况下,中华帝国军队也很及时的以解放者的姿态发动了总攻。北方除了两百万万军队弹压地方以及保障后勤补给外,三百万中华帝国大军一起沿着从美国西海岸到东海岸的漫长阵线分成五路大军向南推进,另有一百万多万军队陆续赶来助阵北方。南方已经输送过来的中华帝国军队已经超过了8万,直接汇聚起了两路人马,连同一百三十万墨西哥的杂牌军一起,直击穿美国南方边界防线,挺进美国本土。

从太平洋上,中华帝国一支庞大的舰队已经从夏威夷,对美国太平洋舰队丝毫不避让,直航美国西海岸,准备打通海上的登陆通道,陆续支援一百万中华帝国大军在西部抢滩登陆。同样在大西洋上,中华帝国号和两艘武库战列舰已经,随行还护卫着一支人数在三十五万欧洲调遣的军队,要撬开美国东海岸的大门。中华帝国的运输机编队也时刻准备着,准备着把八十万中华帝国大军空降到最需要他们的地方,补上中华帝国八百万大军齐攻美国的最后一块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