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长歌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二十一章 惊变(上)(1 / 4)

作品:《大明长歌

第二十一章惊变(上)

献捷这件事,袁黄不熟悉,然而,对大多数京师百姓而言,却一点儿都不陌生。

在张居正任首辅之时,大明中兴有望,财力和军力都蒸蒸日上。先打得倭寇不敢登上大明海岸半步,又调戚继光北上,杀得鞑虏血流成河。所以,京师之中,凡是稍微上了点儿年纪的人,都曾经亲眼目睹过戚家军押着倭寇和鞑虏游街示众的盛况,并且一辈子都对此津津乐道。

最近十年,虽然张居正和戚继光二人相继病故,威名赫赫的戚家军也在清流们的连续打击下,分崩离析。然而,很多曾经与戚继光并肩作战过的老将还在,大明天兵对外作战,依旧是胜多败少。每隔两三年,京师百姓,依旧有“献捷”的热闹可看。

特别是在李如松成长起来之后,辽东“李家军”隐隐也有了当年戚家军三分模样。大明战旗所指,贼军坚持不了多久就飞灰烟灭。所以,京师百姓看“热闹”的机会再度增加,对凯旋而归的将士们努力制造出来的各种花样,也不怎么觉得新鲜。

既然百姓们都觉得不新鲜了,有人就认定了“献捷”劳民伤财。早在奉旨回来献捷的将士们没抵达鸭绿江之前,就开始在茶馆、酒楼、赌场、妓院等地大放厥词。“要我看这纯属多此一举,去年秋天刚押着鞑靼俘虏和首级献过捷,今年夏天又押着倭寇来了一次。每一次,朝廷都得大把地花银子,每一次,北京城内都得封街罢市,害得谁都无法做生意!”

“可不是么?自古以来,都是仁者无敌,哪里光想着以力压服?!”

“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昔日舜帝修教三年,执干戚舞,就能令有苗主动束甲来归。今时大明却丝毫不体恤国力,动不动就派兵征讨……”

“即便打赢了,又有什么好炫耀的。据说那倭国都没大明的一个府大,以倾国之力征讨一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