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长歌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十五章 清流 (下)(1 / 3)

作品:《大明长歌

第十五章清流(下)

鲸吞朝鲜,是因为试探过后,倭寇发现朝军果然如传说中一样虚弱。

一部分倭寇主将不想进攻大明,是因为他们早就知道,明军的战斗力非常强悍,他们有可能偷鸡不成蚀把米。

道理很简单,逻辑上也基本能自圆其说。但是,听在人耳朵里,却愈发让人愤怒莫名!

如果当初小野成幸和池边永晟等贼,在南京遇到的不是李彤、张维善两个以及两个的家丁,而是当地的卫所兵,他们过后会得出什么结论?

如果当初王重楼没带着李彤、张维善和两家的家丁及时赶到八卦洲粮仓,李如梅、李如梓和洛七等勇将也没来江南游玩儿,单凭八卦州里那些只懂替长官种地的卫所兵,大明能不能保住储存在八卦洲的那几百万石百姓血汗?!

如果池边永晟和小野成幸等贼成功放火烧掉了八卦洲粮仓,并且得出明军不堪一击的结论。倭军第一番队,会不会依旧止步于鸭绿江?宇喜多秀家、黑田长政,岛津义弘这群野心勃勃的强盗头子,会不会追着朝鲜国王的逃命脚步,直接杀进辽东?!

……

答案,像秃头上的虱子一样简单。特别是在李彤和刘继业这种军中勋贵后人眼里,更是不用仔细思索,就能看得清清楚楚。

大明朝其他地方的军队,可不像辽军和浙军一样骁勇。前者之所以善战,是因为常年与蒙古人交手,从来没机会松懈。而后者,则是因为戚继光将军的余泽尚未被挥霍干净,军中许多宿将,还都是戚少保手把手教出来的亲近弟兄!

而其他各地大明军队,无论是营兵也好,卫所兵也罢,其实早就蜕化成了各级将佐的奴仆和佃户。除了设卡勒索百姓和种地之外,没有任何其他本事。遇到规模大一点的土匪,都会望风而逃。更甭提上战场去面对汹涌而来的倭寇!

这种情况,非常令人担忧。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情况,还愈演愈烈。

虽然投笔从戎的时间不能算太长,李彤和刘继业两个,却早就发现,辽军和浙军,也都在退化。并且退化的速度令人瞠目结舌。

如果哪天,连辽军和浙军,也都堕落到与其他地方兵马一样的地步,大明该拿什么来捍卫自己广阔的疆域?

如果哪天,大明遇到了一个远比倭寇强大的对手。其像倭寇鲸吞朝鲜一样,倾巢杀向大明,杀向江南。江南的父老乡亲,将会落到何等凄惨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