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飞鸟未尽,良弓已藏(2 / 2)

作品:《三国之超级战神系统

曹安民摇摇头,这也是他这些时日所忧愁的。

去许昌,一切的身家性命就全部交到了别人手中,生死也皆在别人的一息之间。若不去,倒还有一线生机。

二人沉默片刻,还是大乔打破了僵局。

“其实夫君也无需如此悲观。虽然我对叔父了解不多,但也曾闻他是一个心狠手辣之人,徐州一战伏尸百万,血流成河。可就算如此,却也未曾听人说他诛杀过一个功臣。夫君为曹公保住了淮南基业,并且扩充百万军民,对大业对社稷都是卓越功勋。纵使他对夫君有所怀疑,也断然不会加害你。”

曹安民闻言心中也打消了鱼死网破的念头,基本认同大乔所讲。想那陈宫因不满曹操残暴不仁,先是引吕布入兖州断曹后路,后有辅佐吕布和曹操处处做对。纵使如此,徐州城破,陈宫被曹操生擒时,曹操也不忍心杀之。

自己先是在宛城救了曹昂,掩护曹操安全离去。又在汝南大败纪灵,彻底摧毁袁术的根基。如今更是替他开疆扩土,保境安民,如果杀自己,岂不是寒了天下能人义士之心。

看着眼前的大乔微微一笑:“若不是你,恐怕我一时间还参不透其中的关键。”

大乔摇摇头:“这一切都是夫君你自己的功劳,和妾身又有何关系。老鸭汤还有,夫君要不要再来一碗?”

心中烦恼散去,曹安民这才感觉腹中饥恶,食欲大开。遂让大乔顺便准备一点宵夜,以此来告慰自己的五脏庙。

第二天大早,曹安民便让手下将姚广孝等人全部请来议事。

匆忙召集必有要事,众人不敢耽误,放下手中的公务,赶到书房,静等曹安民发话。

“曹公来书信,开春四月,再伐张绣,让我调兵随行一同出军。”

众人闻言脸色皆有不同。

王彦章等一干武将的脸上毫不变色,在他们看来,曹安民虽为主公,但也是曹氏一族的战将。曹公调兵,乃是合情合理。

徐光启和包拯这两位内政大才的脸上虽然有些担忧,毕竟打仗就要消耗民力财力,但对财大气粗的九江来说,这种担忧也是一时。

唯独姚广孝有些惊慌失措,浑身冷汗直冒,端着茶杯的手也在微微颤抖。

当初自己给曹安民献上的三策,曹安民表面说的是下策,但其实心中更喜欢中策。

一路走来,他们也确实是按照中策之计步步为营,不断壮大。但随着他们击败江东荆州之后,一切的情况在发生改变,羽翼渐丰,功高盖主。姚广孝看在眼里,心中也不禁担忧。

没想到这一天终于到来。

表面上的随军出征,但其实是防范未然,将曹安民捆绑在自己的身边,防止他继续做大。

如此下去,曹安民这些日子的努力恐怕真的就付之东流,成为他人的嫁衣。

“主公欲调动多少兵马?”姚广孝一双眼睛直勾勾的看着曹安民。

曹操在文书上并没有说明要他调动多少兵马。

三千五千亦可,三万五万也不多。

“中原交战多为步骑,水军一概留守九江。此番出征,只带八千军即可。”

“八千?是不是有点少?”姚广孝试探性的多问一句。

曹安民看着眼前这位自己手下的第一谋臣,心知对方估计已经看透此信内涵,淡淡一笑道:“我军为策应,只需跟随主力大军即可,兵马太多反倒累赘,八千军足以。王彦章、黄忠、李逵、周仓四将随行,姚先生为谋士,张机先生随军,其余文武听从徐先生和包先生的号令,镇守九江各处,以防江东和荆州来犯,不得有误。”

“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