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似水流年 / 章节正文阅读

第82章 位置(4 / 4)

作品:《重生之似水流年

困难肯定是有的,而且不少。就白河子到尚bs区的那条路,就是阻碍发展的最大的问题。

但是,做为一个过来人,一个也曾经在领导位置呆过的人,齐玉华也懂什么叫“位置”。

这就不是一个提困难的场合。

所谓县官不如现管,你在这向中央来的大领导提意见,置本地官员于何地?

等上面的领导一走,还不得看本地领导给不给办事?

在98年,人们的观念,包括胆量,和二十年后可是没法比的。

后世有自媒体,是个无比开放的信息时代,一点点小事就可以被放大,可以被更多的人看到。

以至于百姓敢说话,也敢质疑权威。

但是在当下,真的没用。

尽管中央调研组是带着诚意来的,想听取意见建议。但是,涉及的层面太多,受到牵连的官员也太多,谁也说不准哪一个环节会出问题,会出现一个不愿意听真话的人。

所以谨慎起见,闭嘴是稳妥的选择。

其实,这也是郭昌存、付长河他们不让徐文良开口的原因。

稳妥,稳妥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齐玉华也只是说了一些场面上的话。

包括在坐的下河村支书以及村民,也都被人提前打过预防针。

这是一个很怪异的画面,甚至可以说违背了普罗大众的基本认知。

中央调查组想听真话,想发现问题,可是他们毕竟高高在上,皇城寡闻,看到的毕竟是少数。

到底有什么问题,只能由地方官员来给他们答案。

地方官员也非懒政,不想去解决问题,但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心存顾及,又不好开这个口。

到了下面的基层百姓,更是惹不起任何人,不到万不得己,绝不肯当这个出头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而每个位置又都瞻前顾后。

这让带队调研组的农业部陈副部长很是苦恼。

其实,调研组也知道,东北的这些问题,有一些责任确实不在官员。他们下来也并不是兴师问罪,真的就是想办点实事。

但是,没法开诚布公。

你说一万遍有什么问题、有什么困难赶紧提,没人搭理你,你怎么搞?

就像昨天发现那个违规的木材加工厂,本来调研组想以此为契机,打开尚北地方官员的闸门。

可是,他们还没表什么态,更没说什么批评的话,包括省里的官员就已经是惊弓之鸟,吓的不敢张嘴了。

不但没达到目的,反而使得一部分人开始害怕,开始畏畏缩缩,今天一早就把尚北的书记,那个唯一看起来有些胆色的年轻干部给支走了。

这是个信号啊!

现在听着齐玉华只唱赞歌,更是让陈副部暗自摇头,苦于找不到一个突破口。

怎么办?陈副部在想办法。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这个突破口,会是一个十六岁的孩子给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