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抗战杀星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二十二章 五公里河岸阵地(1 / 2)

作品:《抗战杀星

部队到达高安以后,王星拜见了师长王耀武。王师长直接给他分了一块阵地,是锦江岸边不到五公里的一段河岸。

在云山休整的时候,国防部拨给了独立营两百新兵、沙翠英又带来了一百多好汉。武汉会战以后独立营还剩了三百来人,再加上在云山本地招了一些本地兵,这些全加到一起差不多有七百多人。都快赶上别人两个营了。

人是不少,但要是分散到五公里长的锦江岸边,也就是间隔七八米站一个人的密度。这阵地太长了!但既然是分配给他了,王星当然也不能说不要。阵地太广阔,那就不能把兵力分散开,得找几个关键点守住即可。

先把侦察兵撒出去侦查地形地貌,王星亲自骑着马,带着独立营几位连排长从五公里防区的这头跑到那头,先跑一遍熟悉熟悉自己将要守卫的地盘。现在是春季,北方是枯水期,南方的水量虽然充足,但也比不上夏秋两季。

江岸边,青青小草刚露头,江面上水波荡漾鱼翻浪。阳历三月,农历才二月末,气温还比较低。骑着马跑了一圈,马跑热了,人却让冻得青鼻涕都流出来了。

五公里的江岸,江面宽窄不同。有的地方江面宽、水流急,日军几乎肯定不会从这里渡江。有那江面窄的地方倒是要多留意了。王星心里暗暗盘算着,几处江面窄的地方派哪个连来防守。不过这只是他的初步打算,最后具体怎么决定还得等俞翔把消息带回来。

天擦黑的时候俞翔回来了,他带回来了两个满脸都是皱纹的本地老农。俞翔带着俩人过来,就是给王星介绍本地水情来的。

这两位所谓的老农其实不是农民,而是渔民,是在锦江水面上打了半辈子鱼、划了半辈子船的老渔民。

锦江是他们生活的来源,也是他们的家。两位老汉对锦江的水情,尤其是高安这一段的水情是相当熟悉。用他们的话说,就是闭着眼睛也知道哪里水深哪里水浅,哪个地方适合垂钓、哪个地方适合撒网。

王星一听,这是捡到宝了!他赶紧吩咐厨房,晚餐加菜,要给两位老人家摆酒接风!酒桌上,王星虚心请教。俩老汉知道这是国军的部队要在这里打日本,也热心的愿意帮忙。

俩人把他们所知道的,关于锦江的水情大致给介绍了一遍,具体的情况还得第二天白天的时候,到实地去现场解说。

第二天是个大晴天,日头高照光线充足。王星又领着独立营的连排长们沿着五公里的河岸跑了一遍。这一回队伍中不仅多了俩老汉、还多了侦查排长俞翔,以及沙翠英、罗红英,和她们的四个小跟班。

有熟悉水情的人介绍就是不一样,王星昨天做的那些计划大部分都被推翻了。江面最窄的地方河下暗流汹涌水流湍急、而在一处江面宽阔之处,俩老汉反而说这里最是危险。因为这段江面看着挺宽,其实河底最浅!就算淌水也能过江!

老汉们这一番话把王星给吓一跳。本来他还想着这地方江面宽阔,不用派部队驻守了。现在一看,真的不派人还要出大篓子。不仅要派部队,还得派精锐、派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