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大鲵的清澈溪涧(3 / 4)

作品:《我有一座野生动物园

随着中国大鲵人工养殖技术的突破,大鲵甚至被搬上了餐桌,许多保护区也从大鲵的养殖场购入幼鲵进行放生。

看似大鲵的保护形势一片大好,其实最近几年一项关于大鲵的研究显示,中国大鲵种群至少包含了5个不同的演化支系,也就是5个不同的亚种,无序的引种养殖和放归已经极大的破坏了大鲵的基因多样性,野生大鲵可能正在无声无息地灭绝中。

基因污染危害的另一个典型例子是家牦牛和野牦牛的杂交,杂交带来的基因污染会让野牦牛的体型变小,失去一些对高原耐寒、含氧量低的适应特征,能选择的生存范围变小,会因此带来一系列的影响。

因此展出大鲵不光是展示这种远古的活化石,更是有很高的保护教育价值,看到大鲵面临的危机是很令人警醒的。

首先作为环境指示器,大鲵对于能导致物种灭绝的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高度敏感,如果它们先一步走了,那么其它的物种也将逐渐步入后尘。

再一个可以引入关于基因污染的展牌,告诉游客基因污染的危害,不能随意乱放生!一定要有科学指导的进行放生,否则不是为善,而是在进行作恶。

前面浣熊展区的科普展牌介绍过放生造成的物种入侵,两相结合效果更好。

给大鲵设计展区环境,自然要模仿野外的山涧溪流,瀑布水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