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篡改六国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二百一十四章 鄗代之战开始(1 / 3)

作品:《篡改六国

这一次赵学让廉颇带去的军队一共是二十五万,其中乐乘带走了五万人守城,主要是因为守城战里面,兵力少点是没什么大问题的,毕竟乐乘的作用不是为了胜利,而是为了拖延时间,因此他们不会出城出击,不出击的话,代邑里面的五万兵马就足够卿秦他们包围上一个月了。相反的廉颇带走了比较多的一部分军队,这是因为廉颇打算主动进行迎击,廉颇放弃了守城的优势,希望通过士气高昂的赵军来一次决斗,主要是如果廉颇也采取守城的方式的话,这样就给了燕国军队一个休息的时间,他们长途跋涉过来,体力不足,精神疲惫,这是一个十分差的状况,如果不把握好这个状况,让他们成功恢复过来的话,那么就会变成了兵力上的抗衡,燕国一共带来了六十万的部队,这个数量单单是围城,就能够将廉颇他们饿死在城里,因此这一次的战役里面守城反而不能有更大的优势,主动出击才是最好的。

何况现在的赵国的军队在经历了一场场的战斗之后,对于外敌可以说十分的怨恨,赵国内部的生活水平十分差,因此他们把这些仇恨都转移到了外来的敌侵上面去了。

这大概也是有赖于赵学的矛盾转移,赵学很清楚一个国家里面是十分需要上下一心的,而现在赵学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面对外敌的侵略上,大家都变得十分的积极,他们都很清楚,现在的赵国君王赵学,曾经的时候就是一个募集乡军解救邯郸包围的那一个英雄。

燕国的军队现在攻过来,显然是一个错误的时间。

在历史上面,栗腹还会作为使者出使前赵王的生辰,然后趁机打探情报,历史已经被赵学改写了,现在他们省下了刺探的那个步骤,直接攻了过来。

这就是燕国大意的地方了,如果他们在赵国内乱不久攻过来的话,其实机会会大很多。现在赵国其实已经大大地恢复了国力,可以说要比内乱之前都要好得多了,燕国现在攻过来,就是显示出一种情报的不足。无知,是肯定要付出代价来教学费的。

栗腹已经快要到达鄗邑附近了,长途跋涉,他自己也有点累了,只不过是他这一次战斗的领军,他肯定是要坚持到最后的那一个人。擒贼先擒王,其实说的就是这样的一种士气问题。栗腹是一个相,其实他的统帅水平不是特别的高明,反倒是有一些小计谋。

只是这一次的攻打显然他打算直接强攻,六十万的兵力,任谁听到了都会害怕,何况是刚刚结束战争的赵国呢?这就是栗腹自己的想法。因此,他让卿秦派出了抽走了二十万的兵马去进攻代邑,而自己率领主力进攻鄗邑。

鄗邑代邑,这两个城的规模当然是不能和邯郸比的了,尤其是代邑,因此栗腹的做法还是有他的道理的,代邑本来就不是什么大城市,而且他让卿秦过去进攻,只是为了消磨住代邑的实力,让别人不能进城救援,控制住那里的道路,等到他占领了鄗邑之后,再联军进攻代邑。这就是栗腹的目的了,四十万的军队,其实按常理来说,进攻鄗邑是绰绰有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