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九零四章 文章平常事(1 / 4)

作品:《我成了仁宗之子

我的大宋······每个大宋人的大宋。

赵曦时隔多年,又一次执笔,在内参和时论上撰写了未署名的文章,题目就叫每个大宋人的大宋。

文章是以华夏一词切入,第一次将华夏定义为中原地区和融入中原文化的所有共同体。

赵曦并不是无中生有,华夏一词在各类典籍中也是常见的,而华夏的定义,在诸多的典籍中也有所提及。

赵曦的目的并不是想挑起什么华夷之辩,为避免在理解上的偏差,赵曦也借用了些典籍和史载。

战国时,秦、齐、燕、韩、赵、魏、楚等诸侯国同称诸夏,是当时强大的华夏诸侯国。七雄合纵、连横、兼并、争战,但族体相同,形成诸夏统一趋势;于是当时华夏文化共同体的分布区域北达东北辽河中下游,西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东南湖湘等广大地区。

夏禹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冀、兖、青、荆、扬、梁、雍、徐、豫。

文中虽然对华夏做了解释和定义,却没有将重点放在九州一统,金瓯无缺上。在解释了华夏之后,赵曦在文中重点阐述关于华夏文化传承的意义······

首次提到了以中原文化为核心,各民族融合补充的大融汇的华夏民族特征,也提到了华夏民族是一个自信、包容的大族群······

“非我族类,必有异心。官家此为何意?”

虽然赵曦在撰文时并没有署名,可能在内参和时论同时刊登这样的文章,并且文风还与讲武堂记录雷同。内阁大臣很容易想到这是官家的文章。

多年不曾,或者说从来不曾撰写过文章,一出手便是石破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