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六九零章 很正确的决断(1 / 3)

作品:《我成了仁宗之子

大西北的黑的很晚,而亮的却很早。

向导们过,他们这些也用铜壶滴漏查验过。

这地方,黑差不多到定昏了。也就是亥时才黑,而寅时尾差不多就亮了。

所以,百五十人,袭杀千数人,人均需要杀十几人。

“既然是袭杀,最后还是别动火器,尽量采用无声作战方式。当然,一旦暴露,所有人不得留手,最大限度的消灭对手!”

……

制定了作战计划,高敬亭把整个情报整理了,也罢五人一起商量的过程整理了,包括他们制定的作战计划。

将所有的一切,形成了文稿。

“此事我想加一句,就以我极力促成全歼吧!”

高敬亭在撰写奏折时,很郑重的提议。

他是后族,即便是担了滥杀的名,对他而言也不会有多大的问题。

可是其他人,特别是王舜臣和周侗,一旦被文臣逮着这一点,恐怕对将来的升迁影响很大。

“没必要!既然是五人商定的,那就五人共担!敬亭,兄弟们知道你的好意,可别忘了,咱们是官家近卫,最起码现在还没有编入军伍。”

“就是,敬亭,我王舜臣相信官家!”

“谁若是有意见,就让他来看看!欧阳公也是文臣,我相信他会站在我们这边。”

“对,五人共担!章惇和苏辙也是文臣,在讲武堂讨论这些情形时,他俩的选择也是全歼!”

“敬亭,就这样吧!大家事大家担,功劳罪责,都是咱们五个探路者队伍的。倘若文臣真找事,并不是你的极力促成就能避免的。”

“更何况,这是战场!”

高敬亭不再多了,只能照实奏报。

都是多年的战友,都是怎样的性格相互太清楚了。

奏报是密奏的形式。他们都相信官家,可对文臣不敢奢望。

所以,便以皇城司密奏的方式转递了。希望这样的奏报,不会在朝廷公布,甚至连内阁大臣也别看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