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六五四章 没法救(1 / 3)

作品:《我成了仁宗之子

汴梁轨道总站,是设在汴梁城外的。

卯时未到,工坊城的工匠兵、轨道兵,以及汴梁驻防部分新军,已经全数整装待发。

这一次出征,军卒并没有携带武器……

还不错,虽然朝廷各衙门的准备暂未就绪,工坊城和军伍,还是严格执行了命令。

赵曦没指望朝廷可以真的在第一次这样的集结时,就能严格执行命令,毕竟,大宋习惯了安逸,习惯了醉生梦死,习惯撩过且过的日子。

即便是面对灾情,他们也习惯等着老,而不是自救。

溃坝与旱涝灾害不同,只要没到溃坝的灾难地,你看到的只会是如常时一般的日子。虽然大雨还在下,透过车窗王外看······沿途被雨水浇灌的庄稼青翠,郁郁葱葱特醒目。

赵曦的心里却相当忧虑·······

“官家,此行又是为何?”

连王安石都不理解官家的这一趟出校没意义,这是威,是黄河溃坝,不是什么大旱,面对遮掩的灾情,人力真的很有限。

在王安石看来,朝廷应该重点放在灾后救济上,而不是这样,为让汴梁子民认同官家的仁爱而劳民伤财兴师动众。

在汴梁东南,布置临时安置点,储备相关粮食等等,待灾民从水中幸存了,朝廷用心安置即可。

这样算什么?带着几万军卒臣工,浩浩荡荡的赶往滑州,然后看着漫延的黄河水······是要去诠释望洋兴叹的意思吗?

“朕想让更多的子民活下来!”

赵曦理解他们,哪怕是富弼和王安石这样的臣工,具备了忧国忧民的心,也没经历过这种救灾。

“可这······”

算了,不了,来都来了,再多也无益。就当是陪着官家去收买人心吧,反正耽误不了救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