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六二九章 大变革的开始(1 / 4)

作品:《我成了仁宗之子

工坊城向工部建议与朝廷签订责任书,并具体细化各项指标任务…~

赵曦听到这消息,也是很无奈。

而皇城司探听到有意签订责任书的部门:工坊城、讲武堂、国营寺、市易寺、监察衙门……更让赵曦无奈了。

就那么顽固吗?

赵曦以为,在自愿的情况下,国朝应该有敢于为先的官员,结果…~真正为先的还是这些新筹建的部门。

“官家,吕枢密使要求与朝廷签订责任书,问阁老以为今年为役兵法开端年,诸多形势不好判断,阻止了吕枢密使的要求。枢密院的各位同知也建议观望……”

大朝会期间皇城司挺忙,这几更是在签订责任书的事宜上加派了人手。

“王阁老与吕议政在市易寺签订责任书事宜上是一致意见。监察衙门上下统一,并无反对意见。”

唉……所谓的抱残守缺,大概就是当下的朝臣吧!观念,真不是简单的一次夸功就能改变的。

赵曦还是错误的判断了国朝臣工的思想僵化程度,也过高的估计了大朝会对臣工的激励效用。

“汴梁饮宴情况如何?”

朝臣都是老油条,赵曦需要知道,对于大朝会的那种夸功,朝臣的反应是什么。

“回官家,汴梁的饮宴,大朝会的当日就相当兴腾了。当日的饮宴,处处都在赞颂国朝的强盛……”

强盛了?或许吧!赵曦真搞不懂国朝的臣工,既然知道变革让国朝强盛,为何不去转变观念,让自己也成为变革这个时代的先锋,而是拖在后面等着享用。

“内阁大臣如何?”

“回官家,内阁大臣基本都闭门谢客,拒不见访客。即便王阁老与吕议政关于市易寺签订责任书的事宜,也是在户部分组中议定的,并未私下交流。”

后世有个法叫主观能动性。一直以来,赵曦都是在引导,寄希望于臣工能发挥所谓的主观能动性。

结果,这一次还是如此。从五年规划到责任书的签订,始终没看到朝臣们太多的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