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六零五章 三级遴选(1 / 4)

作品:《我成了仁宗之子

在朝廷公布的三级决策制中,也仅仅是对这种体制明。

没有关于参政资格的明,没有对议政席位展开叙述,更没有详细阐述内阁席位的产生方式。

虽然朝臣根据这三级的职能,也有猜测,毕竟是猜测,做不得准。

官员任免是君王的权利,这一点没有异议。既然三级决策制是关乎国朝权利架构的设定,决定权自然在君王手里。

针对这一点,韩琦曾私下跟富弼嘀咕过。

“国朝现行官员擢升,虽然决断权在官家,但政事堂和六部九卿都有推荐。而这三级决策制,似乎官家有意全部收拢回去……”

这是韩琦的疑虑。

而富弼则:“官家不可能熟悉国朝所有官员。之所以不明确参政议政,以及内阁成员,官家需要权衡。”

“内阁成员分管,官家需要避免分管衙门和内阁成员搞团团伙伙,形成朋党。内阁成员不是分管一个衙门,应该是关联性较强的多个衙门。”

“如此一来,每一位内阁成员的分管,对国朝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内阁成员又没有限定任期,倘若内阁成员分管衙门由内阁成员决定,这不是好事,对于国朝或许是灾难!”

赵曦有没有这样的考虑,肯定是有的。不过在赵曦看来,应该不存在所谓朋党的可能。拿后世来,很少出现几个副职把书记架空的事例。

人事权决定着权威。赵曦真正用心的环节,不是内阁成员分管衙门会不会有朋党之嫌,而是用怎样的方式来统属人事权。

饶精力有限,不可能记住并熟悉太多的人。后世有理论认为最多可以记住一百五十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