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五五四章 吓着了(1 / 3)

作品:《我成了仁宗之子

窦卞开始正面接触萧卓尔,但他知道,自己不是做主的,就是尽可能打探北辽底线的。

以前的馆伴使也是打探底线,可馆伴使可以表态,只要在北辽使臣的要求下,讨价还价即可。不管导致怎样的结果,功劳总是有的。

现在不同了,同样的探底,却不再敢表态了。国朝军力的提升,大军势如破竹的推进,让朝臣们还不适应对北辽使臣强硬。

窦卞已经尽力了,可还是做不到像当初辽臣对待国朝使臣那般。

习惯了弯腰,能挺直腰杆活着,也是需要适应的。

“窦兄,兵者凶器也!自澶渊之盟以来,两国友好和睦多年,是下子民盛事,即便是边境,也是欢乐祥和的。”

“唉…~却不料我大辽陛下秋捺钵之际,国相耶律乙辛被西贼蛊惑,不慎挑起了边疆战事,险些铸成大错。”

“如今,我大辽皇帝陛下回到中京,已经严厉斥责耶律乙辛之过,并驱逐西夏使臣,有意与贵国修复友好邻邦的关系……这也是拙弟再次出任使臣的目的。”

“窦兄,你我并非初识,拙弟是何种人窦兄最为了解。此番前来自是带着诚心,为两国兄弟之情而奔波。”

“窦兄乃是文臣,岂能不知武将之骄横?耶律乙辛也好,还是贵国狄青也罢,一旦领军,自不会考虑下子民的生存,更不会有我等文人忧心下安乐祥和之意。”

“我大辽耶律乙辛因兴战事而导致代州一带生灵涂炭,窦兄岂能任由大宋之兵事继续导致云州一带民不聊生吗?”

“云州之地苦寒,即便由贵国收回又怎样?无非驻派官员和军卒而耗费朝廷钱粮而已。如今,贵国大军在云州扫荡,那可是近二十万火器军啊!”

“我大辽宫卫军又陈兵河北道,双方这般对峙,除了耗费钱粮,与国何益?”

“我大辽皇帝陛下令拙弟执诚意,以两州之地偿还被西贼蛊惑之错,正是我等文臣拨乱反正之时。还望窦兄周全!”

萧卓尔的很在理,甚至跟窦卞这几日跟同僚谈起时口吻接近。

二十万新军在外,是跟国朝强干弱枝的祖制不符。

至于云州那苦寒之地,是众所共知的。如今两国这般陈兵边境,不仅仅是耗费朝廷钱粮,更是令边境子民无处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