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二四六章 未雨绸缪(1 / 4)

作品:《我成了仁宗之子

又是一年春来到,汴梁却没有春的味道。

自元日以来,汴梁未曾见过一滴雨,整个开封府都是这样的。

同时,京兆府、河北道的奏折,接连的往朝堂递,都一个声音……今年大旱!

去岁的粮食还有富裕,还不到栽种之时,但饥馑之患已初见端倪。

眼看农时迫近,而老还是没一点要下雨的迹象。

先是开封府,接着是朝堂的相公,连赵曦也都去祈过雨了,可老很明显不给太子殿下面子,还是一点雨星没樱

原本装备在河岸的筒车,因汛期的原因,已经卸掉了。这时候都不用朝堂招呼,将作监已经沿着河岸装备筒车了。

同时,还加班加点的营造,并按照朝堂指令,发送到京兆以及河北道的州府郡县。

能看到后世所的积雨云,可也只能是看着它飘走。赵曦做不到人工降雨,即便是知道人工降雨是打固态的氮炮,也没那个本事。

满朝堂都是愁容,那怕是混吃等死的人,这时候也望发愁。

其实,不管是帝王还是臣工,没有谁希望时局动荡。

历朝历代,不管帝王如何昏庸,臣工如何奸滑,只要百姓们能顾住嘴,没人想去造什么反,祸乱什么下。

灾荒,往往是导致民乱的根源。

国朝三冗,冗兵和冗费,很大一部分,都来源于变流民为厢军,从而增加朝廷开支。

这一年多,太子殿下的几次腾挪,好不容易让朝廷有了近十万厢军的结余,今年怕是又要增加了。

这时候,朝堂接触度支的,都已经清楚了太子殿下一些动作,效果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