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二一零章 精神宣扬(1 / 3)

作品:《我成了仁宗之子

自己心颤的没理由呀,这事也确实是不碍他的事。赵曦定了定神,看向王安石……

老王这一声,在喊了称呼以后的停顿,目的是想让赵曦接话。赵曦知道,可就装糊涂。还一脸疑惑的看着王安石……找我有事吗?

“殿下,筒车之言……”

“哦,王度支,苏氏广南人,应该是见识过。所以她的鲁莽,曦在此致歉了!”

叫判官,这称呼不好听。

赵曦这次没让王安石停顿,而是直接抢白了。话也的明白:女人嘛,多嘴而已,别一般见识了。

“殿下,安石并非计较苏氏,是问为何东宫早已备下筒车而不献于朝堂,解中原干旱之忧?非等此时!”

王安石犟着个脑袋,一本正经的。

就这一声,呼啦啦…那群本来离得不远的朝臣就都过来了。

赵曦突然觉得自己想错了,想用插浑打科的方式化解尴尬,选错了对象。王介甫是不拘言笑的人!

“敢问王度支,筒车之便利汝可晓得?别汝想不到。为何偏偏要折腾君臣于刺坝之上?”

看王安石要话,赵曦摆了摆手……根本不能让他接茬,赵曦对于旁征博引的斗嘴不一定有优势,关键是他担心之乎者也的起来没完。

所以,他需要尽快把话题引到自己熟悉的频道上来。

“王度支,汝之所为曦懂的,无非是人定胜而已!对吧?胜不胜暂且不论。曦以为,人之所以有别于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使用工具。”

“上古之民,与斗,与地斗,与野兽斗。从而有先贤教化,教稼穑,教营造。是故,被世人推崇而为圣贤。”

“时代的进步和发展,除了诗书文华,更是一部工具变迁和发展史。斗兽不力,故有炼枪剑戟,温饱不顾,故有了果蔬五谷。因防御而有了城墙房屋,因治水而有撂坝斗门。”

“不同时代有适应该时代有工具创造。就如今日,挑水灌溉也是在使用工具,而筒车灌溉也如此。无非是进步的问题。”

“度支所为,乃告知黎民,人心齐泰山移,是在表达一种态度,一种意志,一种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的决心!”

“曦在此恳请原谅,因近来事务繁多,未曾虑及旱情。但对于王度支所倡,虽知筒车可为,仍极力配合。为什么?就是为告知黎民,朝廷不会因干旱而懈怠,连官家、娘娘,臣工,诰命等等,都可以不辞辛苦挑水灌溉。人们也应该积极起来。”